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
含章洵远俗,特达迥超群。
味道如可挹,葆光意不纷。
奚称韦刺史,藉用指三军。
【解析】
此诗首二句“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以赞美荆玉的质地和制作工艺起兴。荆玉是古代一种珍贵的玉材,用这种玉来制作器物,其价值自不菲俗。诗人在开头处就极力铺陈其珍贵,意在说明:荆玉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的质地上乘,而更在于它所制成的器具,能够使人如手执君权一般,具有非凡的权威。接着两句“含章洵远俗,特达迥超群。味道如可挹,葆光意不纷。”则进一步从艺术效果方面进行描写和评价。“含章”指玉质晶莹温润,光彩内敛;“洵”通“洵”,诚然之意;“特达”谓其卓越非凡;“迥超群”指其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味道”指器物给人的感受,也就是审美感受;“如可挹”意为可以品味,可以回味;“葆光”即保持光采,这里指器物的光泽,与“意不纷”相呼应。最后两句“奚称韦刺史,藉用指三军。”是说这件珍品是献给刺史的礼品,用以指挥军队。韦刺史是当时人名。“奚称”即用什么名称,即用什么名称来形容;“藉用”即借以使用,引申为利用;“指三军”即指挥三军,这里指指挥部队。
此诗属赋体,全篇紧扣“玉如意”,对玉如意的形质、色泽、制作工艺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写。但作者并非单纯为了刻画玉如意本身的特征而作,而是借咏赞玉如意来抒发自己对韦刺史的颂扬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荆玉的质地和制作工艺起兴,意在说明:荆玉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的质地上乘,而更在于它所制成的器具,能够使人如手执君权一般,具有非凡的权威。接着两句从艺术效果方面进行描写和评价。其中“含章”“洵远俗”“特达”“迥超群”等词语,都是用来赞美这件珍品的。最后两句是说这件珍品是献给刺史的礼品,用以指挥军队,从而表现了对韦刺史的颂扬之情。
诗中“巧匠琢荆玉,雅堪号握君”,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玉如意以人格化的形象,突出其贵重之极。“含章洵远俗”一句,写玉如意色泽温润,晶莹发亮。“味道如可挹”两句,写玉如意的光泽柔和而不炫目。“奚称韦刺史”一句,点出这件珍品是献给刺史的礼品。“藉用指三军”一句,写这件珍品是用来指挥军队的。
此诗语言质朴无华,却能准确生动地描绘事物特征,使读者如见其物。诗中有议论,但不多,多以描绘为主。诗的结构严谨工整,先写玉如意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后写其艺术特色,再写其用途,层次分明,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