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杪微微泛,花间款款吹。
未能催热去,终觉与人宜。
傍埭期闻籁,迎帘欲纳飔。
孟婆冷笑道,亦有喜风时。

【译文】

树梢微微吹过凉意,花间款款吹来清风。未能催热去,终究觉得人宜。

傍水堤边期待风声,迎着门帘想要纳风。孟婆冷笑道,也有喜风之时。

【注释】

  1. 风:指微风或轻风。
  2. 树杪:树枝的顶端。
  3. 花间:指花丛中,即花朵之间。
  4. 款款:轻轻地。
  5. 未能催热去:没有使炎热消散的意思。
  6. 终觉与人宜:最终觉得适合人居。
  7. 傍埭期闻籁:在水边的堤坝上等待听到风声。
  8. 摄提:古代印度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为北方星座。此泛指南方。
  9. 迎帘欲纳飔:在帘幕前迎风而立,想纳凉。
  10. 孟婆:古代传说中掌管生死、魂魄的神女。此处以孟婆代称神女或鬼卒。
  11. 冷笑:讥笑。
  12. 亦有喜风时:也有喜欢风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秋日风光图。诗中通过对风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树杪微微泛,花间款款吹”,描绘了微风拂过枝梢、花丛的情景。这里通过“微微泛”和“款款吹”两个词组,生动地表达了风的轻柔与细腻。诗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面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次句“未能催热去,终觉与人宜”,则转向对风的作用进行思考。这里诗人并未直接赞美风的美丽或力量,而是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感受——风虽然无法驱散炎热,但它的存在却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人的目光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傍埭期闻籁,迎帘欲纳飔”,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水边堤坝上期待风声、在帘幕前迎风而立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两句“孟婆冷笑道,亦有喜风时”,则是诗人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孟婆(又称阎罗王、阴司之主等)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鬼神形象,常常代表着死亡与阴间的恐怖。然而,在这里,诗人却用她来象征生活中的苦难与无常,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之情。同时,“亦”一词的使用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即使在面对人生的苦痛与无常时,也要像喜风一样,珍惜并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日风光图,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感悟的抒发,传递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