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
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
幸有遗编在,难寻宿草荒。
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
贾岛故里
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
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
幸有遗编在,难寻宿草荒。
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
注释:
- 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听说阆仙的住所,依然还在范阳。这里指贾岛的故里。
- 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了吏部,我最终还是只能寄托在空王之上。
- 幸有遗编在,难寻宿草荒:幸好还有残存的书籍,但很难寻找到已经荒芜了的墓地。
- 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就像一家人一样,自然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和风貌,即使偏僻瘦弱也没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贾岛故里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阆仙住所的描述,表达了对贾岛故里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贾岛故里的特点进行了描绘。
首联“闻说阆仙里,依然在范阳”,诗人首先提到阆仙的住所依然还在范阳。这里的“依然”表明了诗人对贾岛故里的怀念之情。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阆仙的住所可能与范阳有着紧密的联系。
颔联“不因逢吏部,终是托空王”,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贾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并非是因为他的才华受到了赏识和重用(没有遇到吏部),而是因为他能够在空王那里找到寄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颈联“幸有遗编在,难寻宿草荒”,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贾岛故里的印象。他发现尽管贾岛的墓地已经变得荒芜,但仍有一些残存的书籍保存了下来。这一发现让诗人感到欣慰和庆幸。
尾联“一家言自就,僻瘦定何妨”,诗人最后以“一家言自就”来总结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贾岛故里的人们就像是一家人一样,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貌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而这种特色并不妨碍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整首诗通过对贾岛故里的描述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故里风貌的独特见解。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