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入玉门关,幸仗天子威灵,重拜宗臣遗像;
手挽银河水,莫谓吾才衰老,一展函夏雄图。
【注释】
玉门关: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
宗臣遗像:指诸葛亮(孔明)的遗像。
函夏雄图: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雄图壮志。
【赏析】
此联以“玉门关”和“银河水”作喻,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上句写诗人进入玉门关,庆幸于天子的威灵,再次拜见诸葛亮的遗像。下句写诗人手挽银河之水,意在表达自己仍怀有雄心壮志,要一展宏图。
生入玉门关,幸仗天子威灵,重拜宗臣遗像;
手挽银河水,莫谓吾才衰老,一展函夏雄图。
【注释】
玉门关: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
宗臣遗像:指诸葛亮(孔明)的遗像。
函夏雄图: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雄图壮志。
【赏析】
此联以“玉门关”和“银河水”作喻,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上句写诗人进入玉门关,庆幸于天子的威灵,再次拜见诸葛亮的遗像。下句写诗人手挽银河之水,意在表达自己仍怀有雄心壮志,要一展宏图。
注释:在海国的旧传书中,是英雄自己怜爱子女; 如今湖山已入画,有忠诚信义可以渡过风波。 赏析:洞庭湖,又名湘湖、扬子湖、大泽等,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湖泊之一,也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5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7.63平方公里,湖汊港叉194处。 洞庭湖与岳阳楼、君山岛共同构成了“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著名景观,是中国三大名楼和三大名胜之一
【注释】: 1. 天山:指天山山脉。2. 扶栏:栏杆,这里指石柱。3. 嵩武上将:指东汉的大将桓谭,字子威。4. 万口欢:万人称颂。5. 恪靖铭:指刻在石碑上的“恪靖”二字。6. 篆:篆书,古文字的一种字体。7. 光绪二年:即公元1878年。8. 刊:雕刻。9. 光绪:指光绪帝,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四位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天山的赞美和对桓谭的敬仰之情的抒发。
题疏勒望云图 提戎雅有至性存,尚有一言为尔勖。 我今解组老归田,不忘魏阙心犹悬。 海防善后事孔急,将士还须猛着鞭。 提戎素来禀慈训,身受君恩逾感奋。 终当移孝作忠臣,为我国家扶厄运。 注释: - 提戎:对将领的尊称。 - 雅:非常、特别。至性:至诚之心,指忠诚的心。 - 勖:勉励,劝诫。 - 我今:我,此处是诗人自称。解组:卸下官职。老归田:辞官退休回到家乡。魏阙: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这是说依附于林则徐的未必都是君子,而离间林则徐的一定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是指忧国忧民的情怀像家庭一样,这种精神品质已经传了二百六十多年了;“庙堂倚之为长城”,意思是庙堂中的人依靠他就像长城一样坚不可摧,“草野望之若时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诗句”,要求解释诗句的意思;“译文”,要求解释诗句翻译;“赏析”,要求分析诗句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并陈述观点,最后总结作答. 江山万里横天下:形容国家的疆域辽阔. 杞梓千章贡上都:指用杞木、梓木等制作了大批的宫室和器物献给都城长安.这里用来比喻贡献给皇帝的礼物. 【答案】 江山万里横天下(形容国家的疆域广阔无边)
题疏勒望云图 男儿有志在四方,欲求亲显须名扬。 自来尽忠难尽孝,征人有母不遑将。 提戎自少贫且贱,学书不成去学剑。 膂力刚强原过人,手挽乌号长独擅。 适值潢池盗弄兵,东南半壁烽烟横。 我时陈师扫群丑,三千貔虎屯长营。 提戎牵裾别慈母,誓志从戎来江右。 隶我军籍随我征,勇气百倍无与偶。 浙闽东粤及秦中,转战所向皆有功。 戎马驰驱度西陇,勋名懋著何英雄。 嗣后回酋肆猖獗,我复出关持节钺。
【注释】 挽冯尹平联:指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绝徼:边地。 鄹曼父:即“孟尝”,战国时齐国大臣,因封于鄹邑(今山东单县),号为“鄹曼父”。这句说收骨归葬。 武陵儿:指屈原。武陵是屈原的故乡,后来传说屈原被投江后,渔人找到他的尸体,就把他打捞上来,放在江中。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朋友、吊古伤今的悼亡诗。《旧唐书·文苑传》载
【注释】 长沙会馆:旧时汉口有座长沙会馆,为纪念三国名将关羽而建。联中“千载”指此地已历千年。 千载:一千年。 芳草晴川:指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色。 曾见仙人骑鹤去:相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句,此处化用此意,指当年王之涣曾登高望远,看到过仙人骑鹤而去。 骑鹤:乘白鹤升天。 仙去:仙人离去。 卅年:三十年。作客:寄居他乡,旅人。 黄沙远塞
【注释】 挽英翰联:这是一副悼念已故的文天祥的挽联。英,指文天祥;翰,指文天祥的字;联,指对联。 遗诀酸辛,痛膝下无儿,堂前有母:这是说文天祥在临死前叮嘱儿子不要为他送葬,因为膝下无子,而堂前还有老母。意思是他临终前嘱咐儿子不要为他送葬。 殊勋彪炳:这是说文天祥的功业非常显赫。 看大河东去,冰岭西来:这是说大河向东流去,冰岭向西延伸。这里用来比喻文天祥的功勋永垂不朽。 【赏析】
注释: 1.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我知道你是仙界中的人,希望你能够努力工作为苍生留下十年。 2. 忆昔湖山隹处,曾陪黄菊作重阳:回忆过去你住在湖边山旁的时候,曾经陪我一起在重阳节赏黄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寿联,作者通过赞美杨昌浚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祝福。诗中“知公神仙中人”一句,用“神仙中人”来形容杨昌浚,表达了对杨昌浚的敬仰之情。同时,“勉为苍生留十稔”一句
岳麓书院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注释: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学贯九流:指该书院汇集了各种学问和流派。 汇此地人文法海:指该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秀冠三湘:指该书院的学者在湖南地区的学术成就最为突出。 看群贤事业名山:指该书院为历代英才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成长平台。 赏析: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
【诗句释义】 探梅来邓尉,十里万株斜。 瘦影竞凌雪,微香渐吐花。 寻僧过古寺,沽酒问山家。 更上崇台望,烟波到眼赊。 【译文】 我来到邓尉山上探梅花,只见十里路两旁有万株梅花盛开。 梅花的枝条瘦而有力,仿佛与白雪相争高下,清香逐渐从花朵中散发出来。 我寻找僧人经过古老的寺庙,又去山中小酒馆买酒询问当地的居民。 我登上高山眺望远处的风景,只见江上的烟雾弥漫到视线之外。 【赏析】
瓦亭晓发 古道四围山,人行陇水湾。 晓风双鬓上,初日半峰间。 有径穿崖入,无春着树还。 前途更萧瑟,忆别瓦亭关。 注释: 瓦亭晓发:清晨从瓦亭出发。 瓦亭: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重要驿站。 译文: 清晨,我离开瓦亭出发了, 四周环绕的山峰古老而幽静, 人们行走在陇水的岸边。 清晨的微风拂过双鬓,阳光洒在半边的山峰之上。 有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地进入山中, 春天没有来
【注释】 挽:悼念。罗遵殿:即张遵王,字循王,南宋名将,在抗金战争中殉国。殿联:指挽联。 【赏析】 这是一首吊奠南宋名将张遵王的挽联。诗中赞颂了张遵王忠心报国的气节,表达了作者对张遵王的崇敬之情。 上句“殉国死如归”,赞扬张遵王为国捐躯至死不渝的崇高品质。“殉”,指为国而牺牲;“死如归”,意为死也象回家一样无牵挂。“独标大节”是说张遵王在临危时依然能够保持高尚气节。 下句“知公没犹视”
【注释】 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刘腾鸿:指南宋名将刘光世,字腾鸿。 联:挽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南宋名将刘光世的挽词。刘光世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公元1129年,金朝灭北宋后,又大举南侵,刘光世在湖北、江西一带抗击金兵,立下不少战功。后来金军又攻陷江南诸郡,刘光世也不幸战死。作者为刘光世作挽词时,正值元军进攻南宋之际,他痛惜这位抗敌有功的将领死于非命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论德则兄胜弟,论才则弟胜兄” - 这句话表达了在道德或能力方面,哥哥可能胜过弟弟,弟弟可能在其他方面更出色。 - “兄长”指胡林翼(字少侯),为晚清名臣。 - “弟弟”指胡林翼的弟弟,此处以“兄胜弟”暗指胡林翼的道德或才能高于弟弟,而弟弟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越兄长。 2. “此语吾敢承哉,招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 - 表示自己对这种评价不敢接受,即使被邀请也不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