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援鄂州,继援江州,忠于国亦忠于桑梓;
得一名城,失一长城,死于贼实死于小人。
【注释】
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刘腾鸿:指南宋名将刘光世,字腾鸿。
联:挽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南宋名将刘光世的挽词。刘光世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公元1129年,金朝灭北宋后,又大举南侵,刘光世在湖北、江西一带抗击金兵,立下不少战功。后来金军又攻陷江南诸郡,刘光世也不幸战死。作者为刘光世作挽词时,正值元军进攻南宋之际,他痛惜这位抗敌有功的将领死于非命,因此写下了这首悲壮的挽词。
首句“初援鄂州,继援江州”,写刘光世初任荆湖制置使时,曾从张魏公征讨黄巢,后来又奉命收复江州,平定浙西叛乱,保卫长江防线,可谓忠于朝廷和百姓。“忠于国亦忠于桑梓”,这句的意思是说刘光世虽然忠于国家,但他也是为了家乡的利益才去战斗的。第二句“得一名城,失一长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刘光世的评价。刘光世在战斗中屡建奇功,但最后却因被小人所害而丧生。“死于贼实死于小人”,这句话表明诗人认为刘光世之死是因为小人陷害所致。
这首诗通过对刘光世一生战绩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将领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忠诚与邪恶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