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能守,进能攻,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
来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词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运用和赏析。答题时不能抄写诗句,重点把握诗句中重要句子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其意思,答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要求对“挽沈葆桢妻联”逐句释义,并写出译文及注释。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关键字词的提示。
首先解释诗句,“退能守,进能攻”,“退”指退守;“能守”即能防守的意思。“进能攻”,“进”指进军进攻;“能攻”即能进攻的意思。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在退守的时候也能防守,在进攻的时候也善于进攻。
“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意思是:一生的气节是那么光明磊落,挽救了已经倾倒的危局!
“来何因,去何果”,“何因”“何果”,原因、结果。这两句大意是:来时为何而来,离去又因何而去?
“千古元精耿耿”,“元精”指元神;“耿耿”指明亮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千百年来,他的魂魄永远熠熠闪光,永远照耀着人间;抱明月而长终。
【答案】
译文:你退守的时候能坚守岗位,进攻的时候又能勇往直前,你的一生的气节是那么光明磊落,挽救了已经倾倒的危局!
来时为何而来,离去又因何而去?千百年来,他的魂魄永远熠熠闪光,永远照耀着人间;抱着明亮的月亮,你长命终天。
赏析:
此诗是诗人挽沈葆桢之妻的祭文,沈葆桢为晚清抗法名臣,他主持福建船政,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使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起步。这首诗以挽联形式歌颂了沈葆桢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