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凄切复凄切。
不是黄河流断澌,定知葱岭融残雪。
自从秦塞筑边关,复闻汉使河梁别。
黄沙白骨拥高滩,一湾一滴沥冤血。
更有怨妇闺中泣,魂逐陇坂声不绝。
声不绝,哀怨结寒云,白日惨无光,朔风短草何凛冽。
请君听我陇头吟,不闻陇水亦呜咽。

陇头水

陇头水,凄切复凄切。

不是黄河流断澌,定知葱岭融残雪。

自从秦塞筑边关,复闻汉使河梁别。

黄沙白骨拥高滩,一湾一滴沥冤血。

更有怨妇闺中泣,魂逐陇坂声不绝。

声不绝,哀怨结寒云,白日惨无光,朔风短草何凛冽。

请君听我陇头吟,不闻陇水亦呜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陇头水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首句“陇头水,凄切复凄切”直接点明了主题,陇头水以其独特的凄切之声,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这种凄切之声,既可能是由于河水的流淌,也可能是由于周围环境的恶劣造成的。

第二句“不是黄河流断澌”,诗人巧妙地将陇头水与黄河相比,虽然两者都表现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但黄河的断澌之音更加明显,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第三句“定知葱岭融残雪”,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陇头水的环境,这里的葱岭指的是昆仑山,融残雪则是指雪融化后的景象。这种环境使得陇头水显得更加凄冷、更加令人心酸。

第四句“自从秦塞筑边关”,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长城,长城是古代中国抵御外敌的重要防线,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长城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分裂、民族危亡的深深忧虑。

第五至七句“黄沙白骨拥高滩,一湾一滴沥冤血。更有怨妇闺中泣,魂逐陇坂声不绝。”诗人以黄沙白骨、冤血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陇头水的凄凉景色。这些景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带有一种深深的痛感,使人不禁心生怜悯。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陇头的水流比作怨妇的泪水,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两句“声不绝,哀怨结寒云,白日惨无光,朔风短草何凛冽。”诗人用寒云、白日、朔风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忧虑,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在这里,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国家的命运之中,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陇头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同时,诗歌的艺术手法也相当成熟,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