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风初霁,彝陵好放舟。
峡云当岸落,峰月下滩流。
远水明村舍,恬波起棹讴。
更阑谁秉烛,空拟问三游。
峡中夜泛
夜静风初霁,彝陵好放舟。
峡云当岸落,峰月下滩流。
远水明村舍,恬波起棹讴。
更阑谁秉烛,空拟问三游。
注释:
- 夜静风初霁:夜深人静,风也停了。
- 彝陵: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之中。
- 峡云当岸落:江面上的云雾随着江岸的景色逐渐消散。
- 峰月下滩流:月光照耀下的山峦和河流在夜色中流动。
- 远水明村舍:远处的水面上反射出村庄的灯火,使水面变得明亮。
- 恬波起棹讴:平静的水面上泛起波澜,渔民开始唱歌。
- 更阑谁秉烛:夜晚将尽,谁还在点着蜡烛。
- 空拟问三游:白白地想象着曾经游览过的三峡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三峡夜景的诗作。首句“夜静风初霁”,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初晴的天气,为后文的景色描写打下了基础。第二句“彝陵好放舟”,表达了诗人对三峡美景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峡的夜景:峡云、峰月、远水、村舍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两句“更远水明村舍,恬波起棹讴”和“更阑谁秉烛,空拟问三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能亲临其境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