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适济南,曾过伏生祠。
青山对虚楹,零露寒高枝。
精灵竟何往,再拜空阶墀。
迫怵秦火焚,岂意逢汉时。
此书立博士,天下亦一治。
嗟彼九十翁,俟河未为迟。
不厌文字讹,百王赖蓍龟。
后人失其传,巧文患多师。
忽见吾友书,一编远来贻。
缅想江上村,弦歌类齐淄。
白首穷六经,梦寐亲皋伊。
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
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
上愁法令烦,下慨淳风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
烟艇隔吴门,临风苦相思。
为招阳鸟来,寄此怀人辞。

朱处士鹤龄寄书尚书李埤传

昔我适济南,曾过伏生祠。

青山对虚楹,零露寒高枝。

精灵竟何往,再拜空阶墀。

迫怵秦火焚,岂意逢汉时。

此书立博士,天下亦一治。

嗟彼九十翁,俟河未为迟。

不厌文字讹,百王赖蓍龟。

后人失其传,巧文患多师。

忽见吾友书,一编远来贻。

缅想江上村,弦歌类齐淄。

白首穷六经,梦寐亲皋伊。

百家纷纶说,爬罗殆无遗。

论及禹贡篇,九州若列眉。

上愁法令烦,下慨淳风衰。

君今未大耋,正可持纲维。

烟艇隔吴门,临风苦相思。

为招阳鸟来,寄此怀人辞。

注释:

  1. 朱处士鹤龄:朱鹤龄,明朝学者。
  2. 适济南:到济南去。
  3. 伏生祠:孔子的弟子伏生曾在济南修建孔庙,因此称“伏生祠”。
  4. 青山:指的是山峦。
  5. 虚楹:空廊,指孔庙的门廊。
  6. 零露:指晨露。
  7. 精灵:神祇。
  8. 再拜:表示恭敬的拜礼。
  9. 秦火: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
  10. 汉时:汉朝时期。
  11. 此:代指《尚书》这部书。
  12. 立博士:设立博士弟子员。
  13. 天下:这里指全国。
  14. 嗟彼:感叹他。
  15. 九十翁:九十岁的老人。
  16. 待河:等待黄河。
  17. 文字讹:文字错误。
  18. 百王:各代帝王。
  19. 巧文:伪劣的文章。
  20. 多师:多种老师。
  21. 梦寐:指日夜思念。
  22. 齐:齐国,这里借指鲁国。
  23. 皋、伊:皋陶和伊尹,都是古代贤臣。
  24. 禹贡:即《禹贡》,一篇记载了五服制土之法和山川险易的地理志书,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禹贡》分九州,每州有山川草木物产等说明,所以被称为“九州”。
  25. 法令烦:法律条文繁琐复杂。
  26. 淳风:淳厚的风俗。
  27. 大耋:长寿的老人。
  28. 持纲维:《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言:“春秋之大者,治国也;所以大乎治朝廷者,主朝政也。”这里的纲维指国家政治的大法度。
  29. 烟艇:烟雾笼罩的船只。
  30. 吴门:苏州别称。
    赏析:
    这是一首书信体诗,由朱鹤龄写给他的老朋友李埤的一封回信中摘录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对朋友寄来的《尚书》一书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全诗共八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四句)主要是回忆在济南游览伏生祠的情景,抒发诗人对于伏生和《尚书》的感情;第二部分(后四句)主要是写收到朋友来信并赠给他《尚书》一书后的感慨与感谢之情。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厚,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