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
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
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
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
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
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注释】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在年终的时候我返回,李生的诗篇沾满了盐铁论(即《汉书·艺文志》)。
积雪冻关河:关塞上的积雪使路途变得艰难。
复千里:又走了千里路。
忽闻弦诵声:突然听见了读书的声音。
远出衡门里:声音传到很远,到了衡门内。
在汉方盛时:汉朝正当兴盛时期。
言利宏羊始:主张利的张宏羊开始出现。
桓生书一编:桓谭写了一本书。
恢卓有深旨:书中的内容深远而高妙。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抒发愤慨,抨击那些贪图名利、没有廉耻的人。
片言折斗筲:一句话就能压倒那些斤斤计较的人。
笃论垂青史:坚定的议论流传千古。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何况是衰败混乱的时代,征收赋税横暴无道。
转饷七盘山:把粮食运到七盘山(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南)。
骨满秦川底:尸骨堆满了秦地的原野。
太息问朝绅:叹息地询问朝廷中的大臣们。
食粟斯已矣:吃粮食的人已经没有了。
幸哉荀卿门:幸喜的是荀卿的门下还有人。
尚有苞邱子:还有荀况的学生鲍叔(姓鲍,名丘)这样的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李生送别的赠别之作。诗人对友人李生在辞官归乡后所作之诗,大加赞扬,称赞其内容深沉、含义深刻,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愤懑和憎恶之情。诗中“片言折斗筲”一句,比喻深刻,语言凝炼,形象生动。“发愤刺公卿”,直陈己见,感情真挚,令人感奋。“片言折斗筲”,以四字短句,将贪官污吏的卑鄙无耻揭露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最后两句,以“幸哉”两字作结,既表明自己对李生诗作的赞赏,更表现了他为朋友高兴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当时政治黑暗、社会腐败的不满和愤慨。全诗结构严谨,章法井然,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