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
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
忆昔过湖滨,行吟两故人。
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秦。
江海多翻覆,林泉异栖宿。
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去去逐征蓬,随风西复东。
风吹兰蕙色,一夜落关中。
五陵生蔓草,愁绝咸阳道。
平生四海心,竟作终南老。
送子出函关,南山望北山。
洞庭多桂树,折取一枝还。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

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
【注释】“华山五粒松”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可能是比喻李生南归的路途艰难或充满挑战。
【赏析】此句以华山之松象征李生的坚韧和不屈,寄向江东则表明他的目的地是南方。

第二句

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
【注释】“高士”通常指道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赏析】这里用白云覆盖江天的景象来象征李生离去后的空虚与寂寥。高士的去向成为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第三句

忆昔过湖滨,行吟两故人。
【注释】“湖滨”指湖泊边。“两故人”指与李生共度时光的两位友人。
【赏析】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湖边吟诗作对的日子,两位友人的存在给诗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色彩。

第四句

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秦。
【注释】“潜龙”比喻隐居未显的人才,“别鹤”则是形容离别的情景。
【赏析】这里用“潜龙”“别鹤”这两个意象来形容李生和另一位友人的命运和处境。虽然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选择,但都透露出一种别离的哀愁。

第五句

江海多翻覆,林泉异栖宿。
【注释】“江海”象征世事多变,“林泉”则代表宁静的生活。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态度:他羡慕那些能顺应世事变迁,安于平凡生活的隐逸者,而自己则渴望能有如山林泉石般静谧的生活。

第六句

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注释】“惊闻”说明消息传来时的心情震惊。“涕陨”形容听到噩耗时的情感崩溃。
【赏析】诗人得知李生的消息后,内心悲痛欲绝,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泪流满面。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李生离世的深深悲痛。

第七句

去去逐征蓬,随风西复东。
【注释】“逐征蓬”形象地描述了诗人随李生而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第八句

风吹兰蕙色,一夜落关中。
【注释】“兰蕙”指兰花和蕙草,“关中”泛指中国北方地区。
【赏析】这里的“兰蕙色”暗喻李生离去后留下的淡淡忧郁和不舍之情,“一夜落关中”则形象地描绘了李生离去后给诗人心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第九句

五陵生蔓草,愁绝咸阳道。
【注释】“五陵”是指汉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位于长安城附近。“蔓草”形容荒凉景象。
【赏析】这句用五陵的荒凉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忧伤,表达诗人对失去李生这一挚友的深深怀念。

第十句

平生四海心,竟作终南老。
【注释】“四海心”意指胸怀广阔、志向远大的心。“终南老”形容诗人晚年的心态,愿意像终南山那般恬淡、超脱。
【赏析】诗人用一生的壮志和理想化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在面对无常的人生和世事时的态度——即使年华老去,也要坚守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