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兵尘暗四国,尽裂书囊裁矢服。
文昌东壁横旄弧,织女渐台荒杼轴。
近来南国兴文章,云间笔阵尤堂堂。
何人吐凤非书府,是处栖鸾尽笔床。
新诗雄风发胸臆,令我残躯生八翼。
歌罢苍茫看牛斗,剑锷芙蓉湛如拭。
始信出门交有功,横眉𥪡目皆骏雄。
却怜雪顶逃禅客,折脚铛边未足穷。
【注释】:
- 兵尘暗四国:指战争的尘埃弥漫了四方。
- 裁矢服:制作箭袋。
- 文昌东壁:文昌星位于东方,故称文昌星为东壁。
- 织女渐台: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云间笔阵:指张洮侯的文思敏捷如云。
- 书府:书堂,书房。
- 栖鸾:指文房四宝中的砚台。
- 八翼:八只翅膀。比喻才华高超。
- 苍茫看牛斗:指抬头看星空。
- 剑锷芙蓉:宝剑的刃口如同芙蓉花般晶莹剔透。
- 𥪡目皆骏雄:形容人目光如炬,威猛雄壮。
- 雪顶逃禅客:指逃避世事的隐士或僧侣。
- 折脚铛边未足穷:意思是说张洮侯的文章虽已达到很高境界,但还有进步的空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张洮侯之邀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张洮侯文采飞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
首句“自从兵尘暗四国”,以宏大的时空背景为起点,描绘了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时代景象。紧接着,用“尽裂书囊裁矢服”这一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扰。
第二句“文昌东壁横旄弧”,以“文昌”点明主题,将战场的硝烟与文人墨客的才情巧妙结合,既表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又展示了作者对文人精神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织女渐台荒杼轴”,通过对比“织女”和“织女渐台”的荒芜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饱满的热情赞美了张洮侯的文学才华。他用“何人吐凤非书府,是处栖鸾尽笔床”来形容张洮侯的文章如同凤凰般高贵、如鸾鸟般优雅,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极高评价,也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新诗雄风发胸臆,令我残躯生八翼”,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借用“八翼”这一形象,寓意着张洮侯的作品如翅膀一般,能够带他飞向更高的文学殿堂。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创意,又充满了力量感,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又有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