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剑一往谁取去,楚弓人得知何方。
茂先室有残机杼,长吉家看古锦囊。
一生嗜好存谱录,十载镌锼劳肺肠。
遗墨宛然网尘箧,厥子翻得重装潢。
郑重有如获拱璧,再三示我涕泗滂。
君不见沧桑以来百六殃,飙回雾塞何茫茫。
昆明旧灰铄铜狄,陆浑新火炎昆冈。
乘舆服御委粪土,武库剑履归昊苍。
炮火荡抛琬琰字,马牛蹴踏金玉相。
南城丛残馀煨烬,北门蒙瞽徒看详。
神焦鬼烂偏泯灭,国亡家破同衋伤。
宝玉大弓鲁史在,玉鱼金碗唐天长。
漫云遗山谱器什,更与渊颖论沧桑。
还君此册三太息,谒帝吾欲招巫阳。
【注释】
雷剑一往谁取去,楚弓人得知何方。
茂先室有残机杼,长吉家看古锦囊。
一生嗜好存谱录,十载镌锼劳肺肠。
遗墨宛然网尘箧,厥子翻得重装潢。
郑重有如获拱璧,再三示我涕泗滂。
君不见沧桑以来百六殃,飙回雾塞何茫茫。
昆明旧灰铄铜狄,陆浑新火炎昆冈。
乘舆服御委粪土,武库剑履归昊苍。
炮火荡抛琬琰字,马牛蹴踏金玉相。
南城丛残馀煨烬,北门蒙瞽徒看详。
神焦鬼烂偏泯灭,国亡家破同衋伤。
宝玉大弓鲁史在,玉鱼金碗唐天长。
漫云遗山谱器什,更与渊颖论沧桑。
还君此册三太息,谒帝吾欲招巫阳。
【译文】
雷剑一旦失去谁能取走?楚王弓人知道何处去?
茂先室中有残机杼,长吉家看到古锦囊。
一生嗜好存谱录,十载镌锼累肺肠。
遗墨宛然在尘箱,你的儿子翻得又重新装裱。
郑重有如获拱壁,再三展示使我泪满眶。
你看那沧桑以来百六灾祸,飙回雾塞多茫茫。
昆明的旧灰已经烧成铜狄,陆浑的新火燃烧着昆冈。
皇帝的车驾服饰都化为尘土,武库中的宝剑和履袜归向苍茫。
战火焚烧掉珍贵的字句,马牛践踏了金银珠宝。
南城的废墟上只剩下余烬,北城门上的守军盲目地观看。
神焦鬼烂都湮灭无踪,国家灭亡家园破碎同受伤害。
大宝的弓箭和鲁国的典籍还在,玉佩和玉碗都在唐朝流传。
漫说这些遗留下的谱系器物,更和你讨论历史的沧桑变迁。
归还你的这部书册让人叹息,我想见皇帝请他再显神通。
【赏析】
《雷剑一往谁取去》,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中的“雷剑”指的是雷焕。《晋书·方术传》记载:雷焕善于观察天象,曾于雷雨之夜见到一道金光从丹阳(今属江苏)射入地道中,光芒闪烁如同万丈电光照亮了整个地下道,于是雷焕掘地数十丈终于找到了宝剑。后因剑误入水中而沉没,于是雷焕又寻找并得到了这把宝剑,并刻制了铭文:“吴郡伍子胥造,会稽太守朱买臣监,广陵无盐县女工莫伯常、阳遂具”。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得到雷焕的宝剑后的感受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一联“雷剑一旦失去谁能取走?楚弓人知道何处去。”首二句是疑问句,问的是一把好剑失主后的下落,也是对雷焕所持宝剑的赞赏。楚弓是楚国的名弓,相传为楚文王所铸,楚文王死后,楚王将其弓赐与楚王宫里的一个歌女,她用这把弓弹奏乐曲。当楚王听到美妙的琴声时,才知道这把弓原来就是当年周文王送给他的那把弓。后来,楚国灭亡,这把弓也随着楚王家族一起落入了秦朝之手,最终成为秦始皇的陪葬品,被埋在了秦始皇墓中。所以,这两句实际上是对雷焕所持宝剑命运的感叹。
第二联“茂先室中有残机杼,长吉家看古锦囊。”这两句是承接上句而来,诗人由“楚弓人知何处去”引出“茂先室有残机杼”,以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世事变化的感慨。“茂先”是东汉文学家张衡的号,“长吉”是东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号,他们都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但他们都不幸早逝。“残机杼”是指他们的作品没有传世,“古锦囊”则是指他们的遗著也没有保存下来,这两句是对两位文人的哀悼之情。
第三联“一生嗜好存谱录,十载镌锼劳肺肠。”这两句承前启后,将上两句的哀叹之情进一步延伸开来,诗人说自己一生爱好藏书、收藏碑帖,为此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谱录”指书籍资料的整理,“镌锼”则是雕刻的意思。诗人说自己为了收藏图书、整理资料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甚至可以说“劳苦心肠”。
第四联“遗墨宛然在尘箱,厥子翻得重装潢。”“遗墨”指雷焕所持的宝剑的铭文。“宛然在”是指宝剑的铭文清晰可辨,“尘箱”是指存放书籍杂物的箱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雷焕所持的宝剑的铭文虽然清晰可见,但是后人却将它随意地放在了尘封的书箱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厥子”是雷焕之子雷充。“翻得重装潢”是指雷充重新将宝剑包装起来,准备出售。“重装潢”是指再次进行包装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雷充父子将雷焕所持的宝剑重新进行了包装,准备出售。
第五联“郑重有如获拱璧,再三示我涕泗滂。”这两句承接上两句而来,诗人说自己非常珍视这把宝剑,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看待。“郑重”是郑重其事的意思,“获拱璧”是指像得到了一件宝物一样珍贵,这里指这把宝剑价值极高。“涕泗滂”是指泪水涟涟的样子,表示悲伤之情。这两句是说:诗人因为得到这把宝剑而激动万分,多次流泪哭泣以示感谢。
第六联“君不见沧桑以来百六殃,飙回雾塞何茫茫。”这是诗人借用历史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沧桑”是指世事变迁的意思,“百六殃”是指战乱频发的意思。“飙回雾塞”是说战争使得天空变得模糊不清,“何茫茫”是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是多么之大啊!这两句意思是说:自从沧桑以来经历了许多的战争灾难,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两句既是对历史事件的概括,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
第七联“昆明旧灰铄铜狄,陆浑新火炎昆冈。”这两句承前启后,由“沧桑以来百六殃”引出“昆明旧灰铄铜狄”,以昆明之战为例来说明战争的危害;由“飙回雾塞何茫茫”引出“陆浑新火炎昆冈”,以陆浑之战为例来说明战争的残酷无情。“昆冈”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金属,传说它可以用来炼丹,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金属。这两句是说:昆明之战使昆明城变成了一片废墟,陆浑之战使陆浑地区变成了一片火海。
第八联“乘舆服御委粪土,武库剑履归昊苍。”“乘舆”是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服御”是指车上的各种用具和用品,“委粪土”是指这些东西被弃置不用了。“武库”是古代兵器的存放之处,“剑履”是指穿在脚上的兵器,“归昊苍”是指这些兵器被运到了遥远的北方。这两句是说:皇帝的车驾和服饰都被废弃不用了,那些曾经作为武器的剑和鞋也都运到了北方。这两句既是对战争造成巨大破坏的描述,也是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第九联“炮火荡抛琬琰字,马牛蹴踏金玉相。”这两句承接上两句而来,诗人继续描写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烽火”是指战争爆发时燃起的信号烟火,“荡”在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奔逐”是指奔跑追逐的意思,“马牛”是指各种动物,“蹴踏”是指踩踏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战争爆发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人们被迫四处逃散;战争结束后,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这两句是说: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和损失,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
第十联“南城丛残馀煨烬,北门蒙瞽徒看详。”“南城”是指南方的城市,“丛残”是指被毁得乱七八糟的样子。“馀煨烬”是指在南城废墟上剩下的残骸和灰烬。“北门”是北方的城门,“蒙瞽”是指眼瞎的人,“徒看详”是指只能看着别人清理现场的行为。这两句意思是说:南城的废墟上只留下了一些残垣断壁而已,而北方的大门已经被清理干净了。这两句是说:战争中的人们遭受了极大的苦难和损失,只有少数人能够幸免于难。
第十一联“神焦鬼烂偏泯灭,国亡家破同疮殇。”这两句承接上两句而来,诗人继续描写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这两句是说:战争中的人们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许多人都死去了。“神焦鬼烂”是指战争中的景象惨烈无比,“偏泯灭”是指战争结束后只剩下一片废墟和荒芜之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战争中的人们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