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总然下了三寸喉,一般滋味无分别。
褐衣缊袍尽可暖,何苦锦绮炫鲜洁。
诗句
1. 皇帝二十一载秋,海宇乂安平寇孽。
- 注释: 指皇帝在二十一年秋天,全国和平安宁,平定了外患和内乱。
2.江南连岁困兵荒,喜今丰稔民乐业。
- 注释: 江南地区连续几年饱受战乱和饥荒的困扰,但如今粮食丰收,人民的生活安定且快乐无忧。
3. 我适奉命制两江,亿万生灵如保赤。
- 注释: 我奉命治理长江以南的地区,保护着亿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 念尔吴风尚奢靡,罔知爱养与节啬。
- 注释: (对吴地人民的)你总是追求奢侈浪费,不知爱护和节约。
5.乍遇水旱多逃亡,满目鸠形叹羸瘠。
- 注释: 突然遇到水灾或旱灾时,人们往往因贫困而四处逃散,看到这些,不禁叹息他们的瘦弱。
6.凡此一旦致流离,皆由平日鲜蓄积。
- 注释: 所有这些灾难都是由于平时缺乏储蓄积累造成的。
7. 圣训垂戒示宁俭,王制立法重足食。
- 注释: 圣明的教诲告诫我们要节俭,王法规定法律制度重视食物充足。
8.易著损象享二簋,诗美丰年盈百室。
- 注释: 容易得到的象征性的祭品有二簋(古代的一种盛礼器),美好的诗歌赞美丰收,使家中充满了丰盛的食物。
9.我皇上谕十六条,其四农桑五俭节。
- 注释: 皇帝颁布十六条法令,第四条是关于农桑和节俭。
10.尔民日习视为常,我今再复丁宁说。
- 注释: 你百姓每天都将这些当作平常事,我现在再次提醒。
11.百王之圣首唐尧,土簋铏羹陋不饰。
- 注释: 历代帝王中,以唐尧为最圣明,他的餐食简单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
12.万世之师为宣尼,饭疏饮水乐不戚。
- 注释: 孔子被尊为万代的教师,他吃饭简单,喝水清苦却能感到快乐。
13.后人淫佚与骄奢,往往售田与鬻宅。
- 注释: 后代的人追求奢侈享乐和骄傲奢侈,他们常常出卖田地和房产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14.尔民有身即有家,仰事俯育资赡给。
- 注释: 你们每个人只要有身体就有家,为了供养家人,我们努力工作,提供所需的一切。
15.贫穷之家固宜俭,贫可自存免贷息。
- 注释: 如果家庭贫穷,那么应该节省开支,避免债务和利息的负担。
16.富厚之家亦宜俭,富可长保免卖拆。
- 注释: 财富丰厚的家庭也应该节俭,这样可以避免财产的流失和出售。
17.粗茶淡饭尽可饱,何苦珍羞侈罗列。
- 注释: 简单的饮食足够让人满足,何必浪费珍贵的食材,摆上豪华的筵席呢?
译文
皇帝统治二十一年后秋季来临,四海之内得以安宁并战胜了敌人。江南地区连续几年遭受战乱饥荒之苦,然而现在丰收年成,百姓安居乐业。我奉旨前往两江地区,确保亿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想到吴地的人们总是追求奢华浪费,而不知道爱护和节约资源。突然遇到天灾人祸,许多人因贫困而四处流浪,看着这些景象,不禁感叹他们的憔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平时缺乏积蓄所致。圣人的教导告诫我们要节俭,法律的规定要求保障食物充足。简单的宴请象征性的祭品有二簋(一种古代的礼器),美好的诗歌赞美丰收,使得家中充满了丰盛的食物。皇帝颁布了十六条法令,其中第四条是关于农桑和节俭。百姓已经习惯于这些,我再次提醒大家。历代帝王中,以唐尧为最圣明,他的餐食简单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万代的楷模是孔子,他吃饭简单,喝水清苦却能感到快乐。后来的人追求奢侈享乐和骄傲奢侈,他们常常出卖田地和房产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你们每个人只要有身体就有家,为了供养家人,我们努力工作,提供所需的一切。如果家庭贫穷,那么应该节省开支,避免债务和利息的负担。财富丰厚的家庭也应该节俭,这样可以避免财产的流失和出售。粗茶淡饭足够让人满足,何必浪费珍贵的食材,摆上豪华的筵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