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何处不沧桑,况复淮南指白杨。
冠剑丁年唐进士,泥涂亥字鲁灵光。
吴航雁起残更火,楚幕乌啼半夜霜。
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宝应(今属江苏)舟中给李素臣(年侄)的诗:
津亭何处不沧桑,况复淮南指白杨。
冠剑丁年唐进士,泥涂亥字鲁灵光。
吴航雁起残更火,楚幕乌啼半夜霜。
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注释:
-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在宝应(今属江苏)的船上写信给你的侄子李素臣。
- 津亭何处不沧桑:无论在哪里,渡口亭子都会经历岁月变迁,变得沧桑。
- 冠剑丁年唐进士:你年轻时曾担任唐代的进士,手持冠帽和宝剑。
- 泥涂亥字鲁灵光:你现在的名字是“泥涂亥字”,就像鲁国的灵光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
- 吴航雁起残更火:傍晚时分,大雁从吴地飞过,留下一串串残阳般的余晖,如同燃烧的火焰。
- 楚幕乌啼半夜霜:夜幕降临,楚国的帐篷里传来乌鸦啼叫的声音,仿佛一夜秋霜降临。
- 容貌恐君难识我:恐怕你很难理解我现在的样子。
- 且凭音响撼仓琅:姑且依靠音乐的力量来震撼你的心灵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船上写给李素臣年侄的信件中,回忆了他们年轻时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对侄子未来的期望。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丰富的比喻,如“渡口亭子都会经历岁月变迁”、“残阳般的余晖如同燃烧的火焰”、“楚幕乌啼半夜霜”等,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他对侄子未来的深深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