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依然炳烛时,杜诗韩笔古人师。
昆冈玉石吾何有,东海沧桑某在斯。
草野不忘油素约,蕉园终见汗青期。
请看典午阳秋例,载记分明琬琰垂。

诗句解析和注释:

  1. 老学依然炳烛时 - 这里的”炳烛”可能比喻为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炳”是光亮的意思。”时”指的是时间或时机。整句诗意味着无论时间如何变迁,学者的学习态度都像蜡烛一样明亮,持续不懈地追求学问。

  2. 杜诗韩笔古人师 - “杜诗”指的是杜甫的诗歌,”韩笔”则暗指韩愈的文风。这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如杜甫、韩愈等的尊崇,认为他们的作品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3. 昆冈玉石吾何有 - “昆冈玉石”通常用来形容珍贵之物。这里诗人自谦,说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与这些珍贵的事物相比。

  4. 东海沧桑某在斯 - “东海”通常指广阔的海洋,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或经历。”沧桑”则形容世事变化巨大。这句诗可能是在说,尽管世界历经沧桑巨变,但仍然有一些不变的价值和真理在其中。

  5. 草野不忘油素约 - “草野”在这里指民间,“油素约”可能指的是民间的约定或习俗。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民间传统和习俗的尊重和怀念。

  6. 蕉园终见汗青期 - “蕉园”可能是指某种植物园或者花园,而”汗青”则是古代常用的一种绘画材料,用来在画布上作画。这句诗可能是在说,尽管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快速,但艺术创作和历史的记录依然需要依赖这种传统的绘画材料。

译文和赏析:
老学者依旧勤于学习,如同在黑暗中燃烧着蜡烛;杜甫的诗和韩愈的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广袤的大海中,我们寻找那些不变的价值和真理;我们不忘民间的传统和习俗。最后,即使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但我们依然需要依靠古代的传统绘画材料,来记录历史和文化。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自然和社会,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