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花柳隐东皋,独抱军持护寂寥。
一室香灯尘刹在,六时梵呗劫轮销。
枝头怖鸽依林木,钵里眠龙应海潮。
天眼定中常不昧,金轮时见鬼神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以及情感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正误,并按题目要求作答。首先明确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东皋老僧的形象表现了他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超然物外的心态。“东皋老僧”一句点明了诗人写作对象,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对东皋老僧的形象的具体描写。

“春深花柳隐东皋,独抱军持护寂寥。”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春天里,东皋老僧独自抱着佛经守护着寂静的寺院。“花柳”、“春深”渲染了氛围,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寺院环境。“独抱”“军持”写出了东皋老僧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护寂寥”表明东皋老僧坚守佛教,维护寺院的清净。

“一室香灯尘刹在,六时梵呗劫轮销。”第二句承接上文,进一步描述了寺院的景象,“香灯”,“梵呗”等佛教用语都体现了老僧对宗教的虔诚。“尘刹”指佛寺,“劫轮”指佛教中所说的宇宙轮回。这里暗示老僧坚守佛教,不随世俗沉浮,不受外界诱惑。

“枝头怖鸽依林木,钵里眠龙应海潮。”第三、四句以生动的比喻来表现老和尚的形象,“怖鸽”,即受惊的鸽子,“枝头”暗喻老和尚,他如受惊的鸽子一样,在林间树木间徘徊不定,无所适从。“龙”,佛教中的神兽,这里借指老和尚。“钵里眠龙”,形象地写出了老和尚的修行状态,他在寺庙里修行,就像龙在水里休息一样。

“天眼定中常不昧,金轮时见鬼神朝。”最后两句进一步写老和尚的修行状态,“天眼”,即佛眼,佛祖的眼睛,能看透世间一切虚幻;“金轮”指太阳神车。这里说老和尚心无杂念,心如明镜,能够洞察世间万物。“鬼魅”即鬼神,这里借指世间的一切纷扰,“朝”是拜访的意思。这里说老和尚心如太阳神车般明净,即使有鬼神前来拜访,他也不会被迷惑。

【答案】

【注释】

  1. 春:春季。
  2. 东皋:东面的山坞,泛指山林。
  3. 花柳:花草树木。
  4. 军持:佛教语,意为执持佛戒,严守戒律。
  5. 寂寥:寂寞。
  6. 香灯:佛教中燃供佛前灯火的器具。
  7. 梵呗:佛教诵经的声音。
  8. 怖(pù)鸽:受惊飞起来的鸽子。
  9. 钵:僧人用来盛饭食或药水的圆形器皿。
  10. 海潮:大海的波浪。
  11. 天眼:佛眼。
  12. 金轮:太阳神车,佛教用语。
  13. 鬼神:佛经中指一切有情众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对东皋老僧形象的描绘,表现了他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超然物外的心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邃,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