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生春早,春生宝镜中。
黛眉分斗翠,花靥互呈红。
照罢愁相妒,妆成讶许同。
巡檐听鹊喜,云鬓欲新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何处生春早二十首·其十五》。全诗如下:
何处生春早,春生宝镜中。
黛眉分斗翠,花靥互呈红。
照罢愁相妒,妆成讶许同。
巡檐听鹊喜,云鬓欲新拢。
注释:
- 何处生春早,春生宝镜中。 - “何处生春早”:询问春天从哪里开始。”春生宝镜中”:春天如同一面宝镜,将万物照亮。
- 黛眉分斗翠,花靥互呈红。 - “黛眉分斗翠”:眉毛像两把斗笠,翠绿如画。”花靥互呈红”:脸颊上的酒窝像是花朵一样绽放,红润如血。
- 照罢愁相妒,妆成讶许同。 - “照罢愁相妒”:镜子里的自己照出美丽的容颜后,忧愁会嫉妒。”妆成讶许同”:化妆完成后,惊讶于自己与别人长得如此相似。
- 巡檐听鹊喜,云鬓欲新拢。 - “巡檐听鹊喜”:在屋檐上等待喜鹊的到来。”云鬓欲新拢”:想要整理好自己的鬓发,使之更整齐、漂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天、宝镜和女性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女性的美丽。
- 第一句“何处生春早,春生宝镜中”:这是对春天的赞美。它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新生。春天就像一面宝镜,将万物照亮,使得一切看起来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第二句“黛眉分斗翠,花靥互呈红”:这里通过描绘女性的眼睛(黛眉)和脸颊(花靥),表现了她们的美丽。黛眉像两把斗笠,翠绿如画;花靥则像是花朵般绽放,红润如血。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女性的美丽,也反映了古代对于美的高度重视。
- 第三句“照罢愁相妒,妆成讶许同”:在这里,镜子中的自我形象让女性产生了忧虑和嫉妒的情绪。这是因为她们的美丽被外界所瞩目,可能引起他人的嫉妒或比较。然而,化妆完成后,她们惊讶地发现彼此之间如此相似,从而消除了这种不安感。
- 第四句“巡檐听鹊喜,云鬓欲新拢”:在屋檐下等待喜鹊的到来,是对春天的美好期盼和喜悦之情的表达。同时,云鬓(即鬓发)欲新拢,表达了想要整理好自己的鬓发,使之更整齐、漂亮。这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宝镜和女性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美丽以及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