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会群登江上楼,鱼龙百戏绕三洲。
歌钟响彻天垂幕,火树烟生月满舟。
赋就明河堪永夕,人传来日是中秋。
满门车骑倾吴楚,无奈灯前送莫愁。
【注释】
中秋:秋季的月。高会:盛大的集会。鱼龙百戏:古代一种表演,以鱼和蛇为道具,杂以舞蹈。绕三洲:在江面上游玩。歌钟:唱歌击鼓的乐器。天垂幕:天空垂下帷幕,即云层。火树烟生:形容灯火辉煌,烟雾缭绕。赋就明河堪永夕:赋诗作就之后觉得时间已经很长了,好像天已黑了很久。人传来日是中秋:人们从远处传来消息说今天是中秋节。满门车骑:全家上下的车马都来。吴楚: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无奈灯前送莫愁:无可奈何地在灯前为莫愁送行。莫愁:东汉时有个名叫莫愁的女子,因为父母被冤杀,自己被迫卖身为奴,后得到赦免,但从此流落他乡。
【赏析】
《秋日曲江楼饯崔九》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秋高气爽、风华绝代的盛唐时代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受及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句“高会群登江上楼”,开篇点明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中秋之夜的江楼之上。“高会”二字,不仅表明了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聚会,而且流露出诗人对于此次聚会的期待和兴奋之情。紧接着,“鱼龙百戏绕三洲”一句,描绘了江楼上热闹非凡的场景。鱼龙百戏,即各种杂技和游戏,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而“绕三洲”则暗示了这些活动的规模之宏大,仿佛整个江面都被它们所环绕。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更让人感受到了节日气氛的浓厚。
“歌钟响彻天垂幕”,“火树烟生月满舟”。这两联诗分别描绘了江楼上歌舞升平、欢声笑语的场景,以及江面上灯火辉煌、烟雾弥漫的美丽景象。其中,“歌钟响彻天垂幕”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歌声嘹亮、音乐悠扬的情景;而“火树烟生月满舟”则生动地勾勒出了江面上灯火辉煌、烟雾弥漫的景象。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盛唐时期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更让人感受到了节日气氛的浓厚。
尽管诗人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但宴会即将结束,人们不得不告别。于是,“赋就明河堪永夕,人传来日是中秋”两句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惆怅。这里,“明河”指的是明亮的银河,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赋就明河堪永夕”则意味着诗人想要将这次美好的聚会永远留在心中,不愿它只是昙花一现。而“人传来日是中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到来感到欣喜,同时也暗示了他心中的无奈——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体现了盛唐时代的繁华与喧嚣背后的深沉情感。
“满门车骑倾吴楚,无奈灯前送莫愁”这两句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家中车马盈门、财大气粗的富贵气象,同时也暗含着诗人无法抵挡世俗繁华诱惑,只好在灯光下为远方的朋友送别之意。这里的“莫愁”指的是东汉时的名妓莫愁女,因其才艺出众而被曹操收为养女,后来成为曹丕的宠妃。在这里,“莫愁”既是指莫愁女本人,也隐喻着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因此,这两句诗既有豪迈奔放的气势,又有深藏不露的婉约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盛唐时代的繁华景象、抒发诗人的个人情感以及展现盛唐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唐代诗歌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风格。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历史文化的窗口,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