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书初下紫泥新,喜见西曹简近臣。
宫路远回银瓮暖,枢台高赐锦袍春。
南交尽洗蛮方瘴,北望曾驱塞外尘。
共厕鹓班有几度,今来看欲画麒麟。

诗句原文

《王兵部南使有赠》毛奇龄

凤书初下紫泥新,喜见西曹简近臣。宫中远回银瓮暖,枢台高赐锦袍春。南交尽洗蛮方瘴,北望曾驱塞外尘。共厕鹓班有几度,今来看欲画麒麟。

注释解析:

  1. 凤书初下紫泥新:凤凰的信件首次下到紫泥诏书上,表示一种吉祥和新开始。
  2. 喜见西曹简近臣:喜悦见到西曹(指西朝廷)中简选的近臣。
  3. 宫路远回银瓮暖:皇宫的道路遥远而曲折,如同银色的铜壶中的酒已经温暖。
  4. 枢台高赐锦袍春:枢密台(即皇帝的办公地点或内廷)高高的赐予了锦袍,象征春天和繁荣。
  5. 南交尽洗蛮方瘴:南方的边疆地区经过清洗,摆脱了瘴气和野蛮的影响。
  6. 北望曾驱塞外尘:北方的边疆曾经清除了沙漠和边塞的尘埃。
  7. 共厕鹓班有几度:曾经与贤能的人一同在朝廷中任职,这种经历不止一次。
  8. 今来看欲画麒麟:现在想来,想要像麒麟一样,有德才兼备的官员来辅佐国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古代宫廷内外的和谐图景。首两句“凤书初下紫泥新,喜见西曹简近臣”直接点出诗题“王兵部南使有赠”,表达了对南使归来的喜悦和对朝廷新气象的认可。接着,“宫路远回银瓮暖,枢台高赐锦袍春”利用“银瓮”和“锦袍”这两个物品,形象地表达了宫廷的富丽堂皇以及皇帝的恩宠。最后三句“南交尽洗蛮方瘴,北望曾驱塞外尘”则进一步展现了国家的开放和强盛,以及对外的积极影响。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贤才重视和国家发展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