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蓬山忆故家,清秋常拟泛仙槎。
苍松偃作千秋盖,丛桂香生八月花。
金匮探书成绿字,铜盘注酒沃丹砂。
山公四十方为簿,况有鸿文薄彩霞。
祝诗
向东远望蓬莱仙山忆故里,秋日常常想象乘着仙槎遨游。
苍松偃伏成万年的华盖,丛桂散发出八月桂花的香气。
打开金匮探求古籍写成绿字,铜盘注酒浇在丹砂上。
山公四十岁才作簿书,更有幸有鸿文彩霞相随。
注释:
-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之一,常被用来象征仙境。
- 清秋:指的是秋天,一个清爽宜人的季节,适合泛舟游玩。泛仙槎:泛指泛舟,泛仙槎即泛舟于仙境。
- 苍松偃作千秋盖:形容松树苍劲挺拔,犹如千年古刹的屋脊,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 丛桂香生八月花:丛桂指的是桂花,八月开花,香气扑鼻,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氛围。
- 金匮探书成绿字:指开启金匮(一种古代书籍的封皮),发现里面的书籍都是绿色的,象征着知识的珍贵和深邃。
- 铜盘注酒沃丹砂:用铜盘来盛装美酒,再滴入丹砂(朱砂),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品味生活的雅兴。
- 山公四十方为簿:山公是晋朝阮籍的字,他在四十岁时开始写书作诗,展现了他的才学和才华。
- 鸿文薄彩霞:鸿文指的是高深的文章或学术成就,薄彩霞则是指美丽的景色,两者结合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和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远方仙境的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景象和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美景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独特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