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末近現代初钱塘人,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菴,又号遁堪。
初官刑部,后以知府候补江苏。
丁外艰归。
民国初,应聘入清史馆,预修《清史稿》。
又历任政治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晚年任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精于史学。
工诗文,文古洁隽永,诗步趋李义山。
词尤有名,渊源家学,复与郑瘦碧相切磋。
有《遁庵文集》、《遁菴乐府》、《玉玉谿年谱会笺》。
生卒年:1874-1945
淸末近現代初钱塘人,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菴,又号遁堪。
初官刑部,后以知府候补江苏。
丁外艰归。
民国初,应聘入清史馆,预修《清史稿》。
又历任政治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晚年任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精于史学。
工诗文,文古洁隽永,诗步趋李义山。
词尤有名,渊源家学,复与郑瘦碧相切磋。
有《遁庵文集》、《遁菴乐府》、《玉玉谿年谱会笺》。
生卒年:1874-1945
青山湿遍,余初娶于舅氏,妇陈结缡甫五月,昙花遽遗,榇尚旅殡吴淞十五年。断梦夜长,追忆黯然销魂矣。纳兰容若往制此,谓写黄门之哀,龙壁山人、金梁外史、半塘老人俱和之。悼往伤今,辄复继声。词成覆读,不知是字是泪也 潘郎老也,河阳镜里,换尽愁丝。 盼断鹿车何处,奠椒桨、泪染鹃枝。 漫今生、好梦缔将离。 问当初、谁共凄凉月,恁无端、如此分携。 应是封侯无骨,人闲难著情痴。 惆怅离鸾歌罢,斜阳片碣,彤管留题
【译文】 太液池的碧波澄澈,红荷憔悴零落露珠。 凉风吹起蝉鸣起舞。 自怜无人窥见,默默无语。 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如今看到凋零败落的荷花,不禁悲伤流泪,风前有几缕衰泪。 想起哀鸿悲鸣凄厉的号角声,遥远的天涯传来梦魂归去的声音,我多么想登上高处远望。 只有沙路空寂延绵。 为何落尽了江边的枫叶,便成了羁旅之人? 春残社燕,为谁在花下来去徘徊呢? 砧声一夜催人别离,无奈凭栏最是伤感。 酒醒后看见乱山重叠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琴台秋感的词,作者以梦窗的丰乐楼韵作为创作背景。以下是逐句释义: "沧波镜空似沼,灿楼台倒绮。" 这句描述了一幅画面:广阔的湖面如同镜面般清澈透明,倒映着楼台的绮丽美景。 "听笙鹤、夜过穹窿,彩虹飞跨天际。" 这里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笙声悠扬,鹤群飞翔,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横跨天际。 "黛蛾扫、双鬟浅画,尘潭蘸影秋容霁。" 这里描述了女子的妆容,黛色的眉毛被轻扫,双发如云
更漏子·木兰舟,桃叶浪 木兰舟,桃叶浪。 来回撇波江上漾 空载恨,不拦愁。 夕阳红尽头 断肠花,随意草。 一年芳计须早算 休掩泪,且衔杯。 相逢能几回? 注释: - 木兰舟:指船名,常用于形容小船。 - 桃叶浪:形容江水波动的样子,似桃花随风飘荡。 - 来往撇波江上:描述船只在江面上的来回移动。 - 空载恨:表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忧愁。 - 不拦愁:意味着这些忧愁无法被阻止或消解。 -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枥马林乌闹岁华 - 枥马:指马在厩中休息,不受束缚。 - 林乌:指乌鸦栖息在树林中。 - 闹岁华:指鸟鸣声喧闹,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2. 宜春小帖墨欹斜 - 宜春小帖:指宜春帖,一种古代的书法艺术形式。 - 墨欹斜:指书写时笔迹不端正。 3. 卧听吉语祝邻娃 - 吉语:吉祥的话语。 - 邻娃:邻居的孩子或小孩。 -
此客岁涵碧庄寻梦,和清真旧制也。叔问丈见之,为翻谱数字,音节顿异。 【注释】:此客岁:这个客人一年前在涵碧庄找过我。涵碧庄是作者的别墅。叔问丈:叔问,即作者的朋友,字丈。见之:看见这首词。翻谱:指重新谱曲。数:数目,这里指曲调。顿异:顿,立刻的意思;异,不同。 赏析:此客岁,是指去年。这一句说明词人与这位客人在去年的涵碧庄有过一段交往。 【译文】: 和清真先生写的旧时曲子
满路花·吴中寒食日春赛极盛,客居阖户不出。适叔问、古微丈以和清真近词见示,切情惆怅,辄复继声 译文:在满地落红的春天,我们踏着芳草萋萋的小路,去郊外祭扫先人,一路上欢歌笑语,畅饮美酒,享受这难得的好时光。 香霏绮陌尘,粉压荒阑雪。 暮寒吴馆悄,箫声绝。 东风浪蕊,玉手怜亲折。 一春歌酒阔。 翠烛分烟,那堪断送芳节。 离尊红泪,点点啼成血。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清明节时写的一首词。“香霏绮陌尘”
【注释】 花犯·西池探梅 —— 此词为词人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天,在杭州西湖边赏梅时所作。 西池 —— 西湖。 和梦窗韵 —— 词人以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为韵。 影横窗,苔鬟翠羽,声声唤春晓 —— 词人用“影横窗”、“苔鬟翠羽”等形象,描绘出梅花盛开时的情景。 倦蜂频到 —— 词人用“倦”字来形容蜜蜂,写出了蜜蜂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怜片蜡红簪,还弄疏照
《杨柳枝》 杨柳枝,杨柳枝。 婀娜轻盈随风舞,柔美娇媚惹人怜。 石黛弯环镜里颦,罗窗闲踏绕街尘。 生憎灞岸吾离恨,飞趁雕鞍更着人。 注释: 杨柳枝(yǐliúzhī):唐代教坊曲名,因柳枝词调而得名。 婀娜:姿态优美动人。 轻盈:轻快柔和。 随风舞:随风飘扬、起舞。 石黛:即石黛粉,用墨汁和青石末等配成的颜料。 镜里颦:指女子梳妆打扮时,在镜子中顾影自怜的样子。 罗窗:用丝织品装饰的窗户。 闲踏
【诗句翻译】 在横塘路,还是蝴蝶穿花,鸟儿辞树。年年香陌东城的繁华景象,总让人伤心,天涯尽头。 黯然沉吟,惆怅谢堂栖燕,旧时窥帘。衣篝里仍爱惜着那余留的熏香,乍寒乍暖,春禽在笼中弄出美妙的音调。 容易韶光易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年少时期坠欢题笺,红泪应故。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 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梦逐行云去。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 沉醉醒、潇潇黄昏疏雨。小园竟日,一池萍絮。
清安徽桐城人,字衡臣,一字砚斋。 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授检讨,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 雍正间,擢礼部尚书,值南书房。 进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时军机处初建,规制多所定议。 以周敏勤慎,为世宗所倚重。 乾隆十四年,以老病许致仕。 立朝五十年,富贵寿考号为清代之最,然以乞身后恩典事,临去曾受斥责。 卒谥文和。 有《传经堂集》。 生卒年
俞明震是清代诗人,字恪士,号觚庵,生于绍兴的浙江山阴(今属绍兴),卒于杭州的民国人物。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 1. 生平背景:俞明震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他的父亲俞文葆是位有志向的士人,曾担任湖南新宁、东安知县,后迁居湖南善化县。在湖南的生活经历对俞明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他的严谨家风和湖湘文化素养,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科举成就:少年时期,俞明震就能诗作文
陈方恪是清代诗人,并非现代人。陈方恪,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被后人尊称为“渔洋山人”,是中国清朝初期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生于1634年,卒于1711年。 陈方恪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婉约的抒情诗,体现了其广泛的艺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在诗词中融入了许多个人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使得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
淸末近現代初钱塘人,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菴,又号遁堪。 初官刑部,后以知府候补江苏。 丁外艰归。 民国初,应聘入清史馆,预修《清史稿》。 又历任政治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晚年任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精于史学。 工诗文,文古洁隽永,诗步趋李义山。 词尤有名,渊源家学,复与郑瘦碧相切磋。 有《遁庵文集》、《遁菴乐府》、《玉玉谿年谱会笺》。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