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镜空似沼,灿楼台倒绮。
听笙鹤、夜过穹窿,彩虹飞跨天际。
黛蛾扫、双鬟浅画,尘潭蘸影秋容霁。
背冰弦歌罢,斜阳一缕飘坠。
无数鸳鸯,乱引画舸,趁新妆倦倚。
露汀外、香褪红衣,石鳞沈恨荒翠。
腻游仙、山灵劝客,碎琴抚、霜鸿流水。
梦恹恹、酒醒天涯,顿忘身世。
瑶源咫尺,野眺年年,只有看山美。
谁信道、香炉伏枕,老去吟望,鬓影低垂,暗孤欢事。
丛丘鹿走,沧桑经眼,碧鲸翻海掀天色,渺惊蓬、送老知何地。
伤心到此,登临坐石分苔,泪抛苑花红纬。
娥池怨粉,响屧虚廊,报漏声正迟。
看落尽、凌风珠唾,旧霸青山,占断人闲,画阑十二。
烟收越网,云开秦镜,吴王宫里沉醉处,惹漂花、碧染悲秋袂。
峰头冷雁声声,一曲猗兰,寄愁万里。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琴台秋感的词,作者以梦窗的丰乐楼韵作为创作背景。以下是逐句释义:
“沧波镜空似沼,灿楼台倒绮。”
这句描述了一幅画面:广阔的湖面如同镜面般清澈透明,倒映着楼台的绮丽美景。
“听笙鹤、夜过穹窿,彩虹飞跨天际。”
这里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笙声悠扬,鹤群飞翔,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横跨天际。
“黛蛾扫、双鬟浅画,尘潭蘸影秋容霁。”
这里描述了女子的妆容,黛色的眉毛被轻扫,双发如云,映衬着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
“背冰弦歌罢,斜阳一缕飘坠。”
这里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场景,音乐结束后,余晖如一缕轻烟般飘落。
“无数鸳鸯,乱引画舸,趁新妆倦倚。”
这里描绘了一群鸳鸯在江面上嬉戏,有的甚至不小心撞到了画船上的新娘子,她疲惫地依偎着船舷。
“露汀外、香褪红衣,石鳞沈恨荒翠。”
这里描述了汀洲上的荷花,原本鲜艳的红色花瓣已经褪色,只剩下石缝中的鱼儿在抱怨荒草丛生的景色。
“腻游仙、山灵劝客,碎琴抚、霜鸿流水。”
这里描绘了游仙者与山神交谈的情景,他们用琴弹奏着《霜鸿流水》,似乎在抒发自己的感慨。
“梦恹恹、酒醒天涯,顿忘身世。”
这里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迷茫,仿佛陷入了无边的梦境之中。
“瑶源咫尺,野眺年年,只有看山美。”
这里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离家乡很近,但每年只能通过远观山水来缓解对家乡的思念。
“谁信道、香炉伏枕,老去吟望,鬓影低垂,暗孤欢事。”
这里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那些年轻时的欢声笑语如今只能在梦中寻觅。
“丛丘鹿走,沧桑经眼,碧鲸翻海掀天色,渺惊蓬、送老知何地。”
这里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群鹿在丘陵间奔跑,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
“伤心到此,登临坐石分苔,泪抛苑花红纬。”
在这里,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无法留住时光的无奈。
“娥池怨粉,响屧虚廊,报漏声正迟。”
这里描绘了娥池边的女子在虚廊里等待报时的铃声,她的面容充满了哀怨。
“看落尽、凌风珠唾,旧霸青山,占断人闲,画阑十二。”
这里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凌风珠唾落在青山之上,占据了人们闲暇的时光。
“烟收越网,云开秦镜,吴王宫里沉醉处,惹漂花、碧染悲秋袂。”
这里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吴国的宫殿里曾经有人沉醉其中,使得周围的花草都染上了悲伤的色彩。
“峰头冷雁声声,一曲猗兰,寄愁万里。”
这里描述了远处山峰上的冷雁叫声回荡在耳边,一曲《猗兰》寄托了词人的无尽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梦窗的丰乐楼韵为基调,描绘了江南地区秋季的景色和人物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来表现词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同时,词中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元素,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