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也是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皖系名将。下面是对这位诗人及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1. 个人简介
  • 字号别称:徐树铮字又铮,号铁珊、则林,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今属安徽)人。他因为区别于同时期的政治人物徐世昌,被称为“小徐”。
  • 早年经历:徐树铮年轻时投身军旅,早期曾任职于段祺瑞麾下。在直奉战争后,他选择出国考察并回国。
  • 晚年结局:1925年,徐树铮在廊坊车站被冯玉祥枪杀。
  1. 文学成就
  • 诗词创作:尽管徐树铮主要以军事和政治生涯闻名,他的诗词同样显示了其艺术天赋。例如,《相见欢·其四·畏卢写赠填词图》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眷恋和对湖山晴照的期待。
  • 其他诗作:除了《相见欢》,徐树铮还创作了许多诗词,如《蝶恋花·其三·丁巳春词》和《高阳台·其二·题青莲醉脱汾阳图》等,展现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1. 历史评价
  • 政治影响:作为北洋军阀皖系的重要人物,徐树铮在政治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 军事才能:他在军事上也有显著表现,尤其是在直奉战争中表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得其成为北洋军阀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个人品质:徐树铮以其果断与刚毅著称,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坚定与勇敢,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1. 社会评价
  • 生前评价:尽管徐树铮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所建树,但他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他的悲剧性结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复杂局势。
  • 后世评价: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赞赏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有人批评其残忍和短视。

徐树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生活和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刻的历史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