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时节。
多少零枝碎叶。
孤山畔,烟瘦雨枯,谁耐高寒伴江月。
园林傍水郭,痴绝偎檐冻雀。
红阑外,笼袖倚晴,新靥迎霜破娇萼。
瑶华认依约。
颤缟袂天风,飘坠琼雪。
陇头欲寄芳心折。
送一抹斜照,半溪流水,飞香逐梦过旧壑。
便归去骑鹤。
东阁。
动清酌。
更嚼蕊吹花,春镜玄发,灵襟不閟长生诀。
聚玉媚珠笑,照人娟洁。
遥怜尘艳,未换骨,太脆弱。

【注释】

  1. 白梅:辛酉(民国十年)春,在杭州寓所作。
  2. 冷时节:指梅花盛开的季节,寒冬腊月。
  3. 零枝碎叶:形容梅花的枝干和叶片。
  4. 孤山畔:指西湖孤山上的景致,是作者经常游赏的地方。
  5. 烟瘦雨枯:形容梅花经受风霜雨雪的洗礼,依然傲然挺立。
  6. 谁耐高寒伴江月:谁能够忍受这寒冷的高风明月相伴?
  7. 园林傍水郭:指的是作者居住的杭州西湖边,靠近水边的园林景色。
  8. 痴绝偎檐冻雀:形容梅花如同依恋檐下的小麻雀一样,痴情地依附在屋檐下。
  9. 红阑外,笼袖倚晴:形容梅花开放时,花瓣如红阑外的色彩一般鲜艳,花枝如人依偎着阳光般温暖。
  10. 新靥迎霜破娇萼:新露出的唇角像梅花上的花蕊,迎接着寒冷的霜雪。
  11. 瑶华认依约:指梅花的颜色和姿态如同瑶华,隐约可见。
  12. 颤缟袂天风:形容梅花在风中摇曳,如同女子的衣袂颤动。
  13. 飘坠琼雪:比喻梅花飘落如同雪花一般美丽。
  14. 陇头欲寄芳心折:想要将梅花的芬芳寄托给远方的朋友。
  15. 送一抹斜照,半溪流水,飞香逐梦过旧壑:形容梅花随风飘散的香气,如同一道斜阳,穿过溪流,引领着人们的梦想穿越过去的山壑。
  16. 便归去骑鹤,东阁:意指诗人想要离开这里回到故乡,骑着白鹤返回东阁。
  17. 清酌:指清澈的美酒。
  18. 更嚼蕊吹花:形容品尝梅花的味道,如同咀嚼花瓣,享受花的芬芳。
  19. 春镜玄发:形容春天的容颜如同镜子反射出的青春年华。
  20. 灵襟不閟长生诀:指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世俗干扰,追求长生不老的智慧。
  21. 聚玉媚珠笑,照人娟洁:形容梅花的美丽如同玉石和珍珠一样珍贵,给人带来愉悦的笑容,展现出纯洁无瑕的品质。
  22. 遥怜尘艳,未换骨,太脆弱:形容梅花虽然外表华丽,却依然保持着坚韧的品质,不被世俗所动摇。

【赏析】
这首《白梅》是辛酉年(民国十年)春于杭州所作。诗中通过对梅的描写和咏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的第一句“冷时节”,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寒冷的氛围,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强生命力。第二句“多少零枝碎叶”,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干和小叶片的形态,展现了梅花的繁茂和生机。第三句“孤山畔,烟瘦雨枯”,通过写景引出了孤独和坚韧的象征,突出了梅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下来的诗句“痴绝偎檐冻雀”,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以生命,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可爱。第四句“红阑外,笼袖倚晴”,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阳光照耀下的艳丽景象,让人感受到梅花的美丽和优雅。
到了第六句“新靥迎霜破娇萼”,诗人巧妙地运用“新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美丽瞬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七句“瑶华认依约”,则通过对“瑶华”的赞美,表达了对梅花美丽色彩和姿态的欣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八句“颤缟袂天风”,则是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动态美,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活泼。第九、十句“飘坠琼雪”,则是对前文的深化,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梅花的轻盈飘逸与雪花相联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接下来的两句“陇头欲寄芳心折”,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希望将其美好的愿望寄托给远方的朋友。最后两句“送一抹斜照,半溪流水,飞香逐梦过旧壑”,则将诗歌的主题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咏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