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注释】

栲栳:一种用柳木条编成的容器。裴谈,唐代诗人,姓裴名谈,字不详。李老,指李白,唐代大诗人。

【赏析】

此首诗是一首咏史的绝句,写唐明皇宠幸杨贵妃而误国事的故事。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玄宗与杨妃的情爱,后两句写玄宗因宠爱杨妃而荒废政务,导致安禄山起兵叛乱的历史事件。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它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使诗意表达得更为深刻有力。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这两句是说,唐明皇当年在四川做皇帝时,喜欢打猎,曾用一顶大草帽遮住眼睛,只凭感觉射鸟兽。当时有“怕妇”之说。“怕妇”,即怕女人。这里以唐明皇“怕妇”比喻他与杨贵妃之间的特殊感情关系。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感情深厚,但暗含的意思是:正因为杨贵妃对唐明皇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才“怕妇”。

“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这是说:虽然唐明皇有“怕妇”之情,但在朝中也有像裴谈这样的人,能直言进谏,敢于劝谏皇帝。而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却因为得罪了权贵而遭贬谪。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朝中有如裴谈这样的大臣,敢于直言劝谏皇帝;而在朝外则有如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却被朝廷所不容。实际上,它们都是在说“怕妇”之事。

【相关诗歌】《回波乐·双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唱)他、他、他,想着我、想我、想我!

他、他、他,念着我、念着你、念着我!

他、他、他,负了我、负我、负我!

他、他、他,想着我、想着你、想着你!

(旦)夫人,你听者,他每说道:“张生与崔莺莺,一个染病身如雪”,便将我比并了莺莺一般。我可甚么脸见人呵?

你省的这意儿呵,则被这贱人哄得我呆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