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本际之中无复本,无本真际无人知。
若人无知了斯际,清净微妙不为奇。
知与无知常自尔,苦乐等同于大悲。
三界众生乃迷骛,于其实录是无为。
亦复无此无为法,强自生心是苦疲。
苦疲皆空如炎响,生灭不住不分离。
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
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
亦复不堕过人法,崄巇绝危而不危。
一切法中无有法,世人遑遽欲何为?
行路难,路难心中无可看。
昔日谓言诸佛远,今知贪嗔是涅盘。

以下是对《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八 第八章明本际不可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 诗句:君不见本际之中无复本,无本真际无人知。若人无知了斯际,清净微妙不为奇。知与无知常自尔,苦乐等同于大悲。三界众生乃迷骛,于其实录是无为。亦复无此无为法,强自生心是苦疲。苦疲皆空如炎响,生灭不住不分离。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亦复不堕过人法,崄巇绝危而不危。一切法中无有法,世人遑遽欲何为?行路难,路难心中无可看。昔日谓言诸佛远,今知贪嗔是涅盘。
  • 译文:我看不到本际的真相没有本根,没有本根的真相没有人能够理解。如果有人不理解这个真相,那么清净和微妙的事物就不再被看作是奇特的。知道和不知道总是如此循环,痛苦和快乐在本质上是同等的,就像大悲一样。三界众生都是迷惑和追求名利的人,他们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这样的无为法,强加给自己的是困苦和疲劳。困苦和疲劳都像炎热的响声一样,生和灭是持续不断且不分离的。能够理解这些内心的障碍是可以清除的,生死的虚假和束缚是无法限制的。然而,这种一心是完整的,它包含了八万四千种法则和仪式。它也没有被任何人超越,即使遇到极端的危险也不会危险。在所有法中都没有真正的“法”,世人匆忙寻求什么?行走困难,心中的路无法看到。过去认为所有的佛陀都很遥远,现在我明白贪欲和嗔怒才是涅槃。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真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揭示了人生中的痛苦和快乐的本质,以及对于修行者来说,真正的解脱之路并不是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觉醒和超越。诗中使用了许多佛教术语和象征,如“本际”、“真际”、“三界众生”、“涅盘”等,这些都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反映了诗人深入的佛教修养和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的作品。

通过对《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八 第八章明本际不可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可以看到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困境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修行者的一种鼓励和指导,也是对所有追求心灵解脱的人们的一种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