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寂灭性中无寂灭,真实觉中无觉和。
亦复无有无知觉,清虚寂寞离方规。
法性自尔无因致,忆想颠倒性无为。
正使飘流遍三界,于其心中实不移。
无去无来亦无住,善达无住亦无亏。
诸佛世雄非尊大,三毒四倒亦非卑。
却寻缘心无所得,无缘心中缘复弥。
若欲速去无上道,无知三毒性能资。
三毒生于三解脱,七识还生七觉支。
倒心去来无有实,去来无急亦无迟。
觉诸烦恼观前境,但自惩心而却推。
心本无根何有本,六尘五欲不能拘。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希奇。
昔日殷勤勇精进,不知精进背无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君不见寂灭性中无寂灭,真实觉中无觉和。
  • 注释: 表示对佛理的理解,强调内心达到的清净状态超越了一切言语所能表达的境界。
  1. 亦复无有无知觉,清虚寂寞离方规。
  • 注释: 指出在真正的修行者眼中,世间的“有”与“无”,都被视为不真实的东西,从而超越常规的认知界限。
  1. 法性自尔无因致,忆想颠倒性无为。
  • 注释: 强调佛法的根本特性在于其无因而生、无为而无不为的本质。
  1. 正使飘流遍三界,于其心中实不移。
  • 注释: 即使身处世俗纷扰之中,修行者的内心也能保持不动如山。
  1. 无去无来亦无住,善达无住亦无亏。
  • 注释: 修行的目的是去除所有执着,包括对自我、财物、名誉等的执着,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自在。
  1. 诸佛世雄非尊大,三毒四倒亦非卑。
  • 注释: 佛教认为所有的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无论他们的地位如何。
  1. 却寻缘心无所得,无缘心中缘复弥。
  • 注释: 当没有外在的因缘时,内心的活动反而更加丰富多样。
  1. 若欲速去无上道,无知三毒性能资。
  • 注释: 追求无上大道(最高境界)需要克服内心的三毒(愚痴、憍慢、我执)。
  1. 三毒生于三解脱,七识还生七觉支。
  • 注释: 三毒即贪瞋痴是烦恼的三种表现形态,它们分别对应着解脱之道的不同方面。
  1. 倒心去来无有实,去来无急亦无迟。
  • 注释: 修行者的心不受过去未来的影响,既不急躁也不迟缓。
  1. 觉诸烦恼观前境,但自惩心而却推。
  • 注释: 通过洞察自己的烦恼并加以改正,修行者可以超越这些烦恼,不被其困扰。
  1. 心本无根何有本,六尘五欲不能拘。
  • 注释: 心本无根,因此不受外界物质的束缚。
  1.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希奇。
  • 注释: “行路难”比喻修行的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却充满了神秘与美妙。
  1. 昔日殷勤勇精进,不知精进背无为。
  • 注释: 过去曾努力追求精进,但现在意识到真正的精进是不违背自然法则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心境变化和对佛法的理解,展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美丽。诗中的“行路难”既是对修行过程的隐喻,也是对现实人生道路的反思。整首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内在平静与解脱的追求,以及对外界诱惑的超脱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