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此身。
如聚沫。
终是无常归坏灭。
暂时光腻与肥充。
两日不安瘦如刮。

这首诗的原文是:

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食时辰 其七 十二首

况此身。

如聚沫。

终是无常归坏灭。

暂时光腻与肥充。

两日不安瘦如刮。

译文:
在十二时辰中,普劝所有众生按照教诲修行。
在这食时辰中,第七首诗有十二句。
这身体就像泡沫聚集在一起,最终都是无常的结局,归于毁灭。
尽管它暂时看起来光滑肥厚,但很快就会变得瘦弱如刮刀一样。

注释:

  1. 十二时: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2.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意为普遍劝勉所有众生按照教义去修行。四众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基本修行人,即在家信徒、出家僧侣、在家居士和在家尼姑。
  3. 食时辰:佛教术语,指的是吃饭的时间。这里的“食时辰”可能是指一天中的一部分时间,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4. 其七:指诗的第十七首。
  5. 十二首:可能是指诗中有十二首诗,这里可能是对诗的数量的强调。
  6. 况此身:意为更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
  7. 聚沫:比喻身体的状态或状态像泡沫一样聚集在一起。
  8. 终是无常归坏灭:意指生命或事物最终都会变成无常,归于毁灭。
  9. 暂时光腻与肥充:形容身体在外表上看起来光滑、肥厚,但实际上是短暂的。
  10. 两日不安瘦如刮:意指在这两天内,虽然身体看似健壮,但在不久之后就会迅速消瘦,变得如同被刮刀刮过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佛教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认识。通过对身体的比喻,诗人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传达了对于修行和觉悟的渴望。诗中的“十二时”、“食时辰”等词汇,反映了佛教对时间的重视,提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及时修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