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到来。
不相管。
父母与他当苦难。
思量眷属暂同居。
毕竟终身成大患。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诗句:
-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 晡时申其十三首
- 死到来。
- 不相管。
- 父母与他当苦难。
- 思量眷属暂同居。
- 毕竟终身成大患。
译文:
- 十二点的时候,我要普劝所有的众生遵循佛法修行。
- 傍晚的时候(晡时),我列举了十种应当避免的事情。
- 死亡即将到来。
- 不要被外界所控制。
- 面对父母的苦难,我们应当承担。
- 虽然暂时与亲人同住,但终将面临离别的痛苦。
- 最终一生都将是巨大的灾难。
注释:
- 十二时:指的是一天中的十二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大约对应于现代的一小时。
- 普劝四众:普遍地劝告所有的四众弟子(指佛、菩萨和众生)。
- 晡时申:傍晚时分,晡时通常是指黄昏时分。
- 其十三首:这里的“其”字在古代可能是一种泛指,表示列出的内容。”十三首”则可能指的是列举了包括前面提到的十项在内的另外三项内容。
- 死到来:生命的终结即将来临。
- 不相管: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或干扰。
- 父母与他当苦难:指面对父母的衰老和疾病带来的苦难,需要承担。
- 思量眷属暂同居:考虑与亲人短暂同住的生活。
- 毕竟终身成大患:最终一生都将是巨大的灾难。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佛教徒对于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观念。通过十二时和晡时的描述,诗人强调了时间流逝的重要性和对佛法修行的重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亲人的关爱和对生命终结的恐惧。最后两句,诗人警示人们不要被外界所迷惑,要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时光,因为最终一生都将是重大的灾难。这种观念在佛教中很常见,强调个人修行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