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烟光远罩轻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蘋香暗起。
《西江月·月映长江秋水》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祖国河山和人民深沉的爱恋之情。
注释:
- 西江月:词牌名,此处指代词中所描述的场景或情感。
- 月映:月光照亮。
- 长江:指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
- 秋水:秋天的水,清澈见底。
- 星河:银河,夜空中的星星组成。
- 浅沙汀:沙滩上的小洲。
- 白云多:天空中白云飘浮。
- 雪散几丛芦苇:雪花飘落到芦苇丛中。
- 扁舟:小船。
- 寒潭:冷清的湖潭。
- 烟光:雾气或水汽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光芒。
- 轻波:轻柔的波浪。
- 笛声何处响渔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笛声和渔船上发出的歌声。
- 两:二。
- 蘋香暗起:微风吹来,苹花散发淡淡的香气。
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长江之水,仿佛能照见那闪烁的银河一般,浅滩上的沙洲上飘荡着朵朵白云,像是冬日里散落的雪一样。
小船倒映在寒冷的湖水中,远处的水面上弥漫着薄雾与轻波交相辉映。不知笛声和渔歌从哪里传来,两岸的苹花随风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词以“西江月”为词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作者通过精细的观察与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完美融合,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祖国河山的深深眷恋。
首句“月映长江秋水”,开篇即点明了时间是秋天,地点是中国的长江。月光下的长江水面显得格外清晰,如同可以触摸到的星河,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浅沙汀上白云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白云在浅沙滩上缓缓漂移,给这幽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雪散几丛芦苇”,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飘飞的雪花和静静栖息的芦苇丛。雪花似乎在空中舞动,最终落在了芦苇上,给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感觉。
下阕中,词人用“扁舟倒影寒潭,烟光远罩轻波”两句,巧妙地将小船与水中倒影结合,形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而“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蘋香暗起”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世界之中。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词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