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注释】
玉楼:华丽的楼阁。春漏:指计时用漏壶,也指时间,这里指春天的夜晚。飒飒风摇庭砌竹:飒飒(sà),形容风吹的声音。
梦惊鸳被觉来时:睡梦中惊醒。鸳被,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
惆怅:伤感、失望。游冶:游乐、闲逛。
两蛾攒细绿:两个眉毛攒聚在一起。
晓莺:清晨鸣叫的黄莺。语花枝:告诉人花上的鸟语,即报信。
背帐犹残红蜡烛:帐帷上还留着未燃尽的红色蜡烛,暗示昨夜曾有人留宿。
【赏析】
《木兰花·玉楼春夜》为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此词以白描手法写闺中人春夜不寐的情景。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月明人静,主人公在春夜独卧,因梦见恋人醒来的情景。下阕写主人公在梦中又听到恋人报信,醒来后仍不见其踪影,只好凭栏远望。全词情景交融,意境幽婉,语言清新自然。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这两句写月照玉楼,春宵短,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春宵难耐,更兼春风入竹,发出飒飒之声,使人心烦意乱,无法入睡。“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这两句写梦醒时,只见鸳被未动,但管弦声已断续。“管弦”是古代乐器的总称,常用来形容歌舞宴乐。这里指男女间的欢情。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这两句写游冶少年去了后,只有自己一人独处,而她那如蛾眉般娇小的眉毛却紧紧攒集在一起。“游冶”一词,既写出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又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无聊。“攒细绿”三字形象地描绘出眉毛的形状,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对细长的眉毛紧皱着,充满了怨恨和痛苦。
“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这两句写晨起时,听晓莺啼叫着告诉人说昨夜有人来访过。然而,那人已经离去,只剩下一具背对着自己的帐帷,上面还残留着未燃尽的红色蜡烛。这两句词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她听到晓莺的歌声,知道有人来了,但是那个人却已经离去了。她只能凭栏远望,希望再次看到那个人的身影。这里的“残”字,不仅写出了蜡烛燃烧殆尽的景象,还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已经变得十分凄凉。
这首词通过对春夜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她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婉,读来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无尽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