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解析】
本题主要涉及对词句的赏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审清题干要求,如“请从以下角度赏析这首词”,考生可依次从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分析作答。“念奴娇”是词牌名,“过洞庭”是题目,“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是开头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写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抒情,“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是总结。
(1)
上片起首四句写洞庭湖的秋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点出时节,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写景,“玉鉴琼田”指湖水,“玉鉴”“琼田”是比喻,形容湖水碧绿清澈,广阔浩渺。“着扁舟一叶”,点明写作对象是作者本人,“扁舟”即小船,作者乘坐小舟在湖上泛游。
(2)
下片写作者内心的感受。“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写景,描写月光皎洁,水天一色,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抒情,作者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受。“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写诗人自己,抒发自己的感慨。“岭海”,指岭南地区,也代称远离朝廷之地;“孤光”,这里指孤独的身影;“肝胆皆冰雪”,指胸怀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短发萧骚襟袖冷”,写自己愁苦之情。“稳泛沧浪空阔”,写自己泛舟湖中的情态。“尽挹西江,细斟北斗”,写自己在湖中畅饮。“万象为宾客”,写在大自然面前,作者显得渺小,自然万物都成为他的宾客和主人。“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写自己独自驾舟湖上独酌,发出长啸,不知是什么时候。
【答案】
①《念奴娇·过洞庭》。
②词人乘船行至洞庭湖时写下此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身世坎坷的忧虑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③“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的秋天景色:湖水碧绿清澈,广阔浩渺,湖面上没有一丝风。
④“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两句通过比喻,把湖水比作一面镜子和一片冰田,写出了湖水的碧绿和广阔。
⑤“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句诗写出了月光皎洁,水天一色,湖光山色浑然一体。
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两句写词人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受。
⑦“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岭海”,指岭南地区,也代称远离朝廷之地;“孤光”,这里指孤独的身影;“肝胆皆冰雪”,指胸怀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⑧“短发萧骚襟袖冷”,写自己愁苦之情。“稳泛沧浪空阔”,写自己泛舟湖中的情态。“尽挹西江,细斟北斗”,写自己在湖中畅饮。“万象为宾客”,写在大自然面前,作者显得渺小,自然万物都成为他的宾客和主人。“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写自己独自驾舟湖上独酌,发出长啸,不知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