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木兰花》。下面逐句解读:

诗句注释

  1. 相离徒有相逢梦: 形容双方虽然相隔遥远,但彼此心中却依然存在对方的影子,如同梦中的相遇。
  2. 门外马蹄尘已动: 指在门外已经能感觉到马的蹄声和尘土飞扬,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距离的拉远。
  3. 怨歌留待醉时听: 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想要借酒消愁,但歌声留在了醉酒时才能聆听。
  4. 远目不堪空际送: 形容远眺时视线受到阻碍,使得无法送别,只能远远地看着对方离去。
  5. 今宵风月知谁共: 今夜的风和月,不知与谁来共享。
  6. 声咽琵琶槽上凤: 声音哽咽,如同琵琶上的凤鸣般凄切。
  7. 人生无物比多情: 人生中没有什么比多情更有价值、更值得珍惜的了。
  8. 江水不深山不重: 比喻人的感情深厚,无需借助其他事物(如江水、山)来衬托,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译文

尽管我们相隔遥远,但心中的思念却如同梦境中的相逢般清晰。每当我踏出门外,就能听到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在告诉我时间已经过去。我试图借酒浇愁,将心中的哀怨化作歌声,但那些歌声只能在醉酒时才能听见。

每当我站在门外,眺望远方,只能看到那模糊的轮廓,似乎在对我说“你走后,我该如何送别”。如今夜晚,我只能独自欣赏这美好的风景,感受风和月光的美好,却不知道这份美好与谁共享。

当我弹奏琵琶时,那清脆的声音似乎在控诉着我内心的悲伤,仿佛那琵琶上的鸾凤之音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东西比多情更有价值,因为情感本身就是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而江水虽深,却无法承载我的情感;山峰虽高,也无法阻挡我的思念。

赏析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他用“相离徒有相逢梦”来形容双方虽远隔千里,但心心相印的意境,展现了对远方爱人深深的牵挂。接着,他通过“门外马蹄尘已动”,描绘了自己身处异地却能感受到对方存在的微妙心理体验。

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比如“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今宵风月知谁共”,都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和无奈。而整首诗的基调则显得既悲凉又坚定,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苏轼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在诗中,他不仅描述了自己的相思之情,还通过对比江水不深和山不重来强调多情的价值。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反映了苏轼对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把握。

《木兰花》是一首情感深邃、艺术性强的古诗,它通过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