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诗句解析

1 “庾郎先自吟愁赋”:这里提到了庾亮,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人政治家。庾亮在孤独和忧愁中创作了《愁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凄凄更闻私语”:“凄凄”描述的是环境或气氛的冷清、悲伤。私语可能指的是蟋蟀的叫声,通常被视为凄凉、悲凉的象征。
  2.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描绘了一个场景,可能是在一个古老的庭院或是私人住所内。这里的“伊”指代前文中提到的“蟋蟀”,暗示这些声音是它所发出的。
  3.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思妇因听到蟋蟀的哀鸣而无法入睡,起身寻找纺织工具,象征着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及生活的辛劳。
  4.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这里的“曲曲屏山”形容屏风曲折回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冷清的氛围。独自在夜晚感到的寂寞与冷清情绪。
  5.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西窗”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窗户或房间,“又”表示重复发生。暗雨与频繁响起的砧声(古时用来捣衣的声音)结合,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氛围。
  6.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候馆”和“离宫”均指古代接待远行官员或使者的建筑。“吊月”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对月亮的哀悼,因为月亮常常与离别和相思联系在一起。
  7.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写入琴丝”说明将这种忧伤的情绪融入琴声之中,使得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哀伤。“一声声更苦”强调了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强烈和难以承受,如同每一声琴音都在提醒着思妇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译文

庾亮首先吟唱他的愁怨之赋,接着是更加凄切的蟋蟀私语。露珠湿润铜铺,苔藓侵蚀石井,这些都是他曾经听过蟋蟀之处。蟋蟀的哀鸣仿佛在诉说,正当思妇难以入眠之时,她起身寻找纺织的工具。弯曲的屏风背后,夜晚的寒风让人感到异常的寂寞和寒冷。西窗下,又传来断断续续的雨声和相和的捣衣声,不知是为了谁。在这冷清的候馆迎接秋天的到来,离宫中悬挂着月亮,内心有着无尽的哀伤。这《豳诗》被随意地哼着,就像是对着篱笆外的灯光,感叹世间的儿女情长。这些情感都被融入琴弦之中,随着每一次弹奏,那声声琴音都显得更加痛苦。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思妇在寂静夜晚中的内心世界。诗中的蟋蟀、露水、月光等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感,也深刻地表达了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与生活中的艰辛。通过对比传统节日氛围与个人孤独的情感状态,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共鸣。此外,诗中的用词如“西窗”、“暗雨”等,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生动和真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