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临江仙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释:

  1. 四海十年兵不解:指战乱持续了十多年,没有停息的迹象。
  2. 胡尘直到江城:胡人的战尘一直延伸到江边的城市。
  3. 岁华销尽:岁月流逝,时光消逝。
  4. 疏髯:稀疏的胡子,形容年老。
  5. 衰涕欲生冰:悲伤的泪水几乎凝结成冰。
  6. 送老齑盐何处是:在送别老年生活的过程中,哪里可以找到慰藉?
  7. 我缘应在吴兴:我的缘分应该在吴兴(今浙江湖州)这个地方。
  8. 故人相望若为情?:远方的老朋友相见时,心中充满怎样的感慨?
  9.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在深夜,伴随着细雨和孤独的影子,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中老人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诗人以“十年兵不解”开篇,描绘出战乱持续的严峻局面,使读者感受到时代动荡不安的氛围。“胡尘直到江城”则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残酷和影响之广。

接下来两句“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则通过衰老的容颜和悲痛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里的“岁华销尽”意味着岁月匆匆,而“疏髯”和“衰涕”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外貌和情绪状态。

在最后两句“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他认为自己的晚年应该得到安宁和慰藉,但现实却让他陷入深深的忧虑和孤独之中。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渴望找到一种解脱的方式,以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对战争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疏髯”、“衰涕”、“孤影小窗灯”等,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