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不见菊,节物愈凋零。
性复不嗜饮,对酒只如酲。
秋堂静便卧,既起思殊清。
登高未免俗,亦不造林坰。
屋西连郡郛,木末乃曹亭。
杖藜只独往,坐对南山青。
萧瑟西风高,泱漭滞雨晴。
断云见天色,残潦知地形。
遥峰落照敛,别浦暝烟生。
归鸟向村急,孤舟当渡横。
此时有佳兴,乃恶闻人声。
况令预尊俎,而使听竽笙。
嗟吾趣尚僻,取笑世上英。
岂宜滥簪绂,但可老柴荆。

注释:

  1.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2. 菊:菊花。这里指菊花不盛开,表示秋天的凄凉景象。
  3. 性复不嗜饮:性格中不喜欢饮酒。
  4. 对酒只如酲:面对美酒却像喝醉了一样,形容喝酒过量,醉醺醺的状态。
  5. 秋堂静便卧:在安静的书房中躺下休息。
  6. 既起思殊清:起床后感觉特别清爽。
  7. 登高未免俗:登高赏景难免被世俗的眼光所影响。
  8. 亦不造林坰:也不愿意到郊外去。
  9. 屋西连郡郛:房子的西边连接着城市的郊区。
  10. 木末乃曹亭:树木的末端就是曹亭。
  11. 杖藜:拄着拐杖。
  12. 坐对南山青:坐着对着南山的青山。
  13. 萧瑟西风高,泱漭滞雨晴:萧瑟的西风高高地吹过,阴霾的天空中滞留着雨水晴朗。
  14. 断云见天色,残潦知地形:乌云遮住了天空,可以看到天气;积水残留的地面上可以知道地形。
  15. 遥峰落照敛,别浦暝烟生:遥远的山峰在夕阳的照射下变得暗淡,不同的河流和湖泊在夜色中升起了烟雾。
  16. 归鸟向村急,孤舟当渡横:归来的鸟儿急促地向村庄飞去,孤单的船只在渡口横停。
  17. 此时有佳兴,乃恶闻人声:这时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情,但讨厌听到人们的声音。
  18. 况令预尊俎,而使听竽笙:何况要参加宴席,却被要求倾听乐器演奏。
  19. 嗟吾趣尚僻,取笑世上英:感叹我的志趣与众不同,被人取笑为一个平凡的人。
  20. 岂宜滥簪绂,但可老柴荆:我不应该追求那些虚名浮利,只能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65年(唐肃宗上元二年)秋天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重九”时节独登曹亭为题,抒发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