甓社有明月,夜半吐光寒。淮南草木飞动,秀出斗牛间。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
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江南且为梅醉,莫道岁将阑。三百六旬欲换,五百岁终才始,日月两循环。酌彼金错落,浇此碧琅玕。

水调歌头·其四寿丘提刑

作者:辛弃疾

注释:

甓社:地名。在今山东济宁市北,因有明月台而得名。

明月:指月光。

吐光寒:形容清冷。

秀出斗牛间:指草木繁茂茂盛,高出牛、斗二星之间。

秦沙:指秦淮河。

少游而下:指北宋词人秦观以下。

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曾参与“甫田”田猎,后为周幽王所杀。这里比喻自己能补衮衣,像仲山甫一样。

霄汉:指天。

绣衣:官服。

锦衣还:指朝廷罢免了作者的官职。作者曾任济南府通判,被弹劾罢官。

江南且为梅醉:意思是说江南的梅花即将盛开,作者要在这里饮酒赋诗来庆祝春天来临。

岁将阑:年华将尽。阑,尽。

三百六旬欲换: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算起,已经过了三个甲子,即将进入下一个甲子。

金错:古代的一种兵器名。

浇:同“浇”。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物抒志为主的词作。全词借咏月,托意于景,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上片写月色之美,寄托了词人对政治失意的不满和忧心国事的情怀。开头三句写月光之明。接着写月光之寒。“自有秦沙”一句点明地点,写秦淮两岸春草如茵,月光照映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自有秦沙以后,试问少游而下,谁卷入毫端”二句是说自从有了秦淮河边的月色之后,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但只有自己能将这美好的月色收入画卷,成为自己的作品。这里既是自谦,也含有对自己才华的认可之意。“补衮仲山甫,冰雪照云寰”两句是说自己能够像古代的贤臣伯乐帮助千里马,为朝廷选拔人才一样,为皇上推荐贤才,使他们像冰雪一样纯洁无暇,光明磊落;而自己则如同日月星辰一样,照亮天下。

下片写词人对朝政的态度和愿望。“霄汉近,绣衣去,锦衣还”,这三句是对朝廷的讽喻。作者认为朝廷应该像天上的彩虹一样绚丽多彩,像织女织布一样五彩缤纷,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只能穿着朴素的衣裳。“江南且为梅醉”,意思是说江南的梅花即将盛开,词人要在这里饮酒赋诗来庆祝春天的到来。“莫道岁将阑”两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岁月即将流逝而感到惆怅,因为只要自己有才能,就一定能够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最后两句是说词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金玉一样珍贵闪耀,为国家争光。

整首词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和对朝政的讽喻,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怒。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