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冷沉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注释:
西风吹冷沉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译文:
西风吹冷了沉香炉中的熏香,门半掩着,小晴的日子里,院子里飘落的红叶。躺在那里,看着黄色的菊花,送走了重阳节的日子,但是露水太重了,烟雾寒冷,花儿还没有开全。
衰老的我生病怕冷,只能躺在琉璃制成的席子上,每天都被忧愁侵扰,头发已经变得稀疏和苍白。喝一杯菊花酿的小云团酒,满眼都是萧瑟的松树和竹子,在夕阳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与悲凉之感。全篇用字精练,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
第一句“西风吹冷沉香篆”,描绘了秋天的天气,西风凛冽,冷气袭人。这里的沉香,可能是指一种香料,也用来比喻香气。而篆则是指古代写字用的笔划形状,这里可能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烟纹。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西风吹过,使沉香炉中的香料都散发出冰冷的气息,烟雾缭绕。
第二句“门掩小晴红叶院”,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门半掩着,可能是因为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所以门被打开一些。院子里有红色的树叶飘落,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或者雨水增多导致的落叶现象。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充满了凄清、萧瑟的氛围。
第三句“卧看黄菊送重阳”,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深化。在这里,作者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黄菊,似乎在送行重阳节的到来。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九月九日庆祝,人们会登高远望,饮酒赏菊。这里的黄菊,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第四句“露重烟寒花未遍”,继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因为露水很重,烟雾也很冷,所以花还没有全部开放。这四句诗共同构成了一个秋天的背景画面,充满了凄凉和孤独的情感。
第五句“衰翁病怯琉璃簟”,则是一个转折,突然从前面的景色转向了作者自己。这里的“衰翁”指的是年老的人,而“病怯”则表明他身体不好,容易生病。他用“琉璃簟”来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是因为琉璃材质的簟子比较凉爽,适合老年人使用。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无奈。
第六句“日日愁侵霜鬓短”,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愁绪。这里的“愁侵”意味着愁绪越来越浓,甚至达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而“霜鬓短”则形容了他年岁增长,头发变白。这两句共同表达了作者因年老体弱而产生的忧虑和恐惧。
第七句“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一杯菊叶小云团”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喝酒的场景。云团可能是指用菊花泡制的酒,或者是某种具有云雾效果的饮品。而“满眼萧萧松竹晚”,则是通过描绘松竹的影子来表达作者的孤独和寂寞。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衬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