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念奴娇 · 其四

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注释:

  • 念奴娇:一种词牌名,此处指代作品。
  • 避地溢江:因战乱而逃离故居,流亡到江边。
  • 书于新亭:在江边的新亭写下此诗。
  • 凭高远望:站在高处远望。
  • 家乡:作者的故乡。
  • 白云深处:比喻故乡遥远且难以到达的地方。
  • 思归:思念回家。
  • 孤负:辜负。
  • 殷勤杜宇:杜宇是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借指杜鹃鸟,常被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故国伤心:故国是指自己的祖国,伤心指的是因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国家悲伤。
  • 新亭泪眼:在新亭(一个地名)流泪。
  • 金沙:指金沙江,长江上游一条重要河流。
  • 十万户尽:形容人民遭受的苦难极多。
  • 横空剑气:形容气势如剑般直冲云霄。
  • 残虏:指侵略者,也常用来表示敌人。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首句“避地溢江,书于新亭”,通过“避地溢江”这一背景,暗示了作者因政治原因而离开家园,流亡至边疆。他选择在新亭(今湖北省黄石市黄石镇)写下这首诗,可能是为了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描绘了自己对家国的深深哀伤和对战争的厌恶。“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表达了他长久以来的思乡之苦,以及无法返回家园的遗憾。而“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则是说,在家乡和新亭分别看到了令人心痛的景象,更加增添了他的忧愁。最后一句“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则表达了他将这种深深的忧愁带入长江之中,希望它能随着水流而去的愿望。

结尾部分,“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词人想象着江口的情景,那里曾经有鸟儿歌唱,花儿盛开,但现在却只剩下孤独的身影。这既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也反映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无奈和悲哀。“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则是对燕子归来的描述,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里却显得如此孤单,不知道它们为何会发出呢喃声。这或许是在表达他对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和混乱的担忧。“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则表达了他对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