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天碧。渐风高露冷,群喧初寂。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一带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襟怀迎爽,有人独步携策。
遥想帘卷琼楼,凭阑凝望,此意知何极。声断秦箫双凤驾,凌厉飞仙同籍。问汉乘槎,采珠临海,往事空踪迹。莫辞吟赏,终宵清景难得。
【注释】
念奴娇·其二:词牌名,此为第二首。云收天碧:云渐渐收聚,天空一片碧蓝。渐风高露冷:风渐渐变得高亢,露水也变得寒冷起来。群喧初寂: 众喧闹声渐渐安静下来。远浦归舟荒渡口:远郊的河边,停泊着一只空船。渡口,渡船停靠的地方。搴篷横棹堤侧:提起船帆,横着桨划过堤岸。带,通“戴”,指船。澄江:清澈的江水。十分蟾影:月映在江面上的倒影。千里寒光白:月光照亮了千里之外。襟怀迎爽:胸怀开阔,迎接着清冽的秋风。有人独步携策,有一个人独自漫步,手拿马鞭。遥想帘卷琼楼:遥想那挂在帘子上的琼楼。凌厉飞仙同籍:形容箫声嘹亮如飞仙般。凌厉,形容声音高亢有力。飞仙同籍,比喻箫声与神仙相合。问汉乘槎,采珠临海:询问汉代有人乘着神船去海上寻找仙石和神珠的故事。
【赏析】
上片写景抒情。开篇三句,写天气转凉,江水澄清,万籁俱寂。接着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归舟,心驰遐想。“远浦”两句,写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归舟,心驰遐想。“远浦”点出地点,交代背景;“归舟”点明对象,引出下文。“搴篷横棹堤侧”,承“独步携策”而来,写诗人独自在江堤旁撑起船蓬、横着桨划水的情景。这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江上,而诗人却伫立江边。一个“远浦”和一个“横棹”两个动词,把人引入了一个静谧而又辽阔的境界中来。“一带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是全词的高潮部分。“带”,一作“带”。“澄江”,清澈的江水。“澄江”,即“秋江”。《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江水本已澄澈,加上月光的照射,更是洁白无瑕。“十里寒光白”,是说月光照耀下,江面如同铺上了一层白色的霜雪。“襟怀迎爽”,写诗人胸怀开朗,迎接着清凉爽快的秋风。“有人独步携策”,承“远浦”两句而来,描写一位骑马的人独自行走在岸边。“凌厉飞仙同籍”,承上句而来,写这位行人骑着神马,飞越天际,仿佛仙人一般。“莫辞吟赏”,承前句而来,意思是不要推辞吟诵赏玩的机会。“终宵清景难得”,承上句而来,意思是整个晚上如此清幽美好的境界很难遇到啊!
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怀。“遥想”,从眼前的实景联想到过去的事情。“帘卷琼楼”四句,写诗人想象中的仙境生活。“帘卷”二句,写诗人想象的宫殿景象。“琼楼”,美玉砌成的楼宇。“倚槛凝望”,写诗人登高远望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问汉乘槎,采珠临海”,承上句而来,写诗人遥想汉武帝派李广利出使大宛,乘槎返回时,曾到海边寻找神石和神珠的故事。这里用典是为了表达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但情致深婉,含蓄蕴藉,情景交融,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