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雪浮香,见梅花清姿,漫劳凝伫。淡粉最娇,羞把春□,长记寿阳眉妩。绿苔深径寻幽地,谁相伴、凌波微步。翠鸳冷,芳尘路杳,旧游何处。不信重城间阻。
终没个因由,寄声传语。宝炬凝珠,彩笔呵冰,密写断肠新句。月寒烟瞑孤山下,羞吟□、断桥边去。遮愁绪。丹青怎生画取。
【解析】
本词写一位女子在深秋的黄昏里,在四圣观附近徘徊,因触景生情而写下此词。
上片“肌雪浮香”三句,写景。“见梅花清姿”,点明时间、地点。“漫劳凝伫”,写出自己因看到梅花的清香而为之驻足凝望。下二句写所见到的梅花之美。“淡粉最娇”,是说淡红的梅花最能娇艳动人。“羞把春□”,“羞”字,写出了女子对梅花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对自己的自惭形秽。“长记寿阳眉妩”,是说女子曾记得那位歌女(传说中杨贵妃的小名)的眉色如黛,所以也用“眉妩”(古代妇女的一种化妆方式)来比喻梅花的美丽。“绿苔深径”,描写了环境;而“谁相伴,凌波微步”,则写出了人物的活动。
下片“不信重城间阻”,是说自己和那个女子之间隔着重重的城墙,难以相聚,所以不相信她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终没个因由”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思念之深,但仍然无法得到女子的消息。“宝炬凝珠”三句,描写了女子对自己的思念和牵挂。“宝炬”句中的“宝炬”,指蜡烛,而“凝珠”则是指烛泪,都是女子对自己相思之情的象征。“密写断肠新句”,是说女子对自己相思之情的倾诉,而自己则只能通过写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月寒烟瞑孤山下,羞吟□、断桥边去”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夜景图。“羞吟□、断桥边去”一句,既是女子对自己的思念,又是对自己对她不能与她见面感到羞愧的表达。
结尾两句,写自己对女子的相思之情无法排遣,只能通过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丹青怎生画取”一句,既是自己无法排遣相思之情的表现,又是对前文“寄声传语”的总结。
【赏析】
此词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女子在深秋的黄昏里,在四圣观附近徘徊,因触景生情而写下此词。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肌雪”两句,描写了女子所见之景:肌肤如雪,芳香袭人,见到梅花的清姿丽质。“漫劳”两句,既表现了女子对梅花的喜爱,又表现了她对自己的自惭形秽。“长记”两句,以“眉妩”喻梅花的美,以“绿苔”写环境的幽静,以“谁相伴、凌波微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寂寞。
下片主要写意,抒写了作者对女子的相思之情。“不信重城间阻”,表明了自己对与女子相见的向往和渴望。“终没个因由”三句,表达了作者对女子不能与自己相见的失望。“宝炬”三句,描写了女子对自己的思念和牵挂。“密写断肠新句”两句,则是自己因思念而产生的感慨。“丹青怎生画取”一句,既是自己无法排遣相思之情的表现,又是对前文“寄言传语”的总结。
全词以景起兴,以情结篇,情景交融,构思新颖。特别是结尾两句,不仅将词人的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而且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女子的形象。
名家点评南宋·王士禛《花草蒙拾》:“‘宝炬’句,谓烛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