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主人着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注释】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指时序已过秋天,夏天里也下着细雨。

菊占此时开:菊花在秋末初冬开放。占,占据、主宰。

清秋何处:即“何为清秋”。意指秋天到了哪里?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形容雨滴如金豆般晶莹透亮,又如弹子一般圆润。

临水槛,倚风亭:站在临水的栏杆上,倚靠在吹着凉风的亭子旁。

全胜东篱暮:比东边篱笆边的黄昏还要美好。东篱是古代诗人陶渊明隐居之地,这里用东篱作比喻。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没有成熟(即未结)的茱萸,还有谁像那些恋人一样相互依偎呢?茱萸是一种植物,其果实可入药,古人常以茱萸泡酒,并认为有辟邪的功效,因此常以茱萸来比喻恋人或男女朋友。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菖蒲和向日葵也都互相依偎。

□羞妒:同“羞”字,意为因嫉妒而害羞,也作“羞”。

主人着意,何必念登高:作为主人,你的心思已经足够了,不必再想到去登高远望。着意,用心。

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把酒倒到面上,可以消除烦闷;喝下酒,可以驱散暑气。当筵,指宴席。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秋天的一种感受。首句起笔就写到时间已过秋天,天气转凉,雨点淅沥。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秋天,因为秋天总是下雨的。接着三句写雨后的景象:雨后的世界显得特别清新,菊花盛开,景色宜人。这里的“开”字既是指菊花开放,也是指秋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则写出了秋天给人的感觉:虽然秋天到了,但并不寂寞,因为有其他的事物与之相伴。这些事物包括菖蒲和向日葵,它们都互相依偎在一起。这一句中“也相饶”的用法很有特色,它既表现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又表现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

接下来两句则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虽然秋天到了,但人们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沉重起来。相反,他们的心情反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了。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大自然本身。这里的“主人”一词非常有趣,它指的是那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这些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所以才会如此地快乐。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首词的总结:虽然秋天到了,但人们的心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沉沦下去。相反,他们反而更加地积极向上了。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大自然本身。这里的“消尽”一词非常有特色,它不仅表现出了人们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而且也表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