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阔,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注释】

1、垂虹桥:在江苏苏州市西南,横跨苏州城外的古运河上,为苏州胜景之一。

2、放船纵棹:指划动船桨。

3、趁:乘。

4、吴江:即太湖下游一带地区。

5、平分秋色:把秋天的景色均匀分配给两边。

6、帆卷:指收起帆篷。

7、萧萧:形容风声。

8、琉璃:指水面。

9、银汉:银河。

10、灵旗:即神旗。

11、莹澈:晶莹清澈。

12、洗尽凡心:洗净世俗的心性。

13、相忘尘世:忘却尘世。

14、云海:喻指胸怀或心胸。

【译文】

放开船去畅游,趁着吴江的风露,把秋天的景色平分。船帆卷起,垂虹桥上的波面冷清,刚刚飘落了枫叶。万顷的水面上像铺上了一层玻璃,一轮明月,与我成为三友。碧空寥廓,瑞星和银河争辉发光。

深夜悄悄,鱼儿龙儿收拢了神兵利器,天光相接。晶莹清澈如同玉雕的宫阙,洗净了世俗的心性,忘却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如云海一样浩瀚,浩然之气仍然浸透着明亮的月光。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春,当时辛弃疾任江阴签判。此词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全词气势豪迈,意境雄浑,感情奔涌,一泻千里,堪称辛词中的佳作。

上阕“垂虹亭”三句,写词人乘兴而往,放舟纵棹,乘风破浪,直下吴江。他放眼四望,只见一片秋色平分两岸,船帆卷起,江水波面显得冷清。此时正值晚秋时节,岸边已飘落了大片的枫叶,词人不禁想起当年曹操在此地大败东吴孙权的战局。接着写自己乘兴而游,泛舟湖上,与天地同乐。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词人用“琉璃”比喻秋水,说湖水像万顷的琉璃般明净;用“金鉴”比喻明月,说自己与这轮明月成了三友。“三客”是指词人自谓与月、水共处三界之上。这三句词笔飞动,境界开阔,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上片写到了天空和月亮,词人由水写到天,又由天写到月。“碧空”指天空。“廖廓”指空旷无际的样子。“瑞星”指天上的金星。“银汉”指天河。“争白”指争着明亮。这三句写词人抬头仰望天空,只见碧空万里,星星闪烁,犹如天上的银汉争着要露出它那明亮的一面。这既是实写天上的景物,也象征着词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希望国家能出现一个光明磊落的时代。

过片三句写深夜时分,鱼龙收兵,天光相接。“鱼龙收兵”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这里指代词人自己。“灵旗”指神旗。“灵旗收暮霭”,意思是说神旗收敛了战场上的暮霭,使天光相接。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词人从繁忙的战事中解脱出来,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这两句写月光照耀下的湖面,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层层堆叠着像宫殿一般的冰凌。这两句既写景更写人的精神状态。“莹澈乾坤”是说月光洒满天地间,使人感到天地万物皆被照亮。这既是实写月光,也是象征词人的理想抱负——希望国家能像这明亮的月光一样普照大地。“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意思是说这明亮的月光就像一座座宫殿一样,将大地上的一切都照亮了,使得天地之间如同镶嵌了无数的美玉和冰凌一般晶莹透亮,美丽动人。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这三句的意思是说词人摒弃了世俗的贪欲之心,忘却了尘世间的名利之争,所有的梦想都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消失殆尽。这三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喜爱。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最后两句,写词人的胸怀。“胸中云海”,指胸怀或心胸。“浩然犹浸明月”意思是说词人的胸怀广阔浩渺,就像被皎洁的明月所映照。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的高远志向和崇高品德,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

这首词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宏大深远,情感丰富真挚,是辛派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