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临水搴花,流来疑是行云。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
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更关情。青子悬枝,绿树成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赏析作品的基本能力。
“高阳台·落梅”是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上片“门掩香残,屏摇梦冷,珠钿糁缀芳尘。”词人推开半掩的门,看到门外落梅满地,残花零乱,室内屏风摇晃着仿佛在梦中。“珠钿糁缀芳尘”,以珠翠点缀之花来比喻梅花,生动形象;“流来疑是行云”,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流波将月去,行云有归时”句意,写水边的梅花瓣飘落在水面上,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写出了落梅飘飞的状态。“藓梢空挂凄凉月,想鹤归、犹怨黄昏。”苔藓的枝条挂着凄清的月亮,想象着归巢的鹤尚且怨恨黄昏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于归家的渴望。“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三句写自己孤独漂泊,身处异地,只能对着月光发呆。“黯消凝”是因“黯”字而使心情更加忧郁,更添愁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以“雁影沈沈”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下片“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这几句是对前文的补充,说词人的愁肠断了不在于听到笛声,而是在江边解佩,玉树临风,飞琼在天。“烟湿荒村,背春无限愁深。”烟雨朦胧中的荒村,春天的景色已经逝去,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忧愁。“迎风点点飘寒粉,怅秋娘、燕袖啼痕。”风吹落梅花,就像秋天的姑娘的衣袖被泪水染湿一样。“青子悬枝,绿树成阴”两句写景,通过描写青梅子挂在树枝,绿树成荫的景象,衬托出自己孤独的身影。
这首词借咏物寄寓情感,通过咏梅表现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答案】
示例:此词是一首咏梅佳作。上片写梅落满地的情景,渲染孤寂氛围。“人老天涯”“雁影沈沈”,以景传情,表达了词人对远在家乡的思念之情;下片以咏梅抒怀,寄托了作者对国运衰微、身世飘零的忧愤之情。全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