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晴雾冥冥。银簪悬烛锦官城。困倚墙头半影。
雨后遍饶艳冶,燕来同作清明。更深犹唤玉靴笙。不管西池露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观全诗,从题材、构思、构思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解释,然后给出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西江月·海棠”是题目,应结合全诗理解其意思。“西江月”,词牌名。“海棠”是词中主人公。“西江月”为宋代词牌名,又名“上西江”、“江月令”、“江月明”、“玉京秋”。双调五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两仄韵;前后段各三平韵、一叠韵,各二句一意,共八句四仄韵。
第二句“绿染晓云冉冉”意思是海棠花开,春色满园。“冉冉”,形容微风轻拂的样子,也形容草木茂盛。
第三句“红酣晴雾冥冥”意思是海棠花盛开,如霞似雨。“酣”有饱满的意思,此处指花大朵而颜色鲜艳。“冥冥”,形容浓密的样子,此处形容花瓣丰满,色彩鲜明。
第四句“银簪悬烛锦官城”意思是说锦官城(古成都的别称)的街道两旁,挂满了灯彩。“簪”,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品,这里指灯彩。“烛”指蜡烛。“锦官城”,即锦官城。
第五句“困倚墙头半影”意思是说在锦官城的街道两旁,人们或坐或站,或立或倚,欣赏着美丽的灯彩。“影”,影子。
第六句“雨后遍饶艳冶”意思是说,一场春雨过后,海棠花更加艳丽了。“饶”,多,丰富。
第七句“燕来同作清明”意思是说,燕子归来,一同迎接春天的到来。“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三月二日至四日间。《易纬乾凿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东井初,天田青,清明风至。”
第八句“更深犹唤玉靴笙”意思是说,夜深了,仍有人在吹笙。“玉靴”,指笙。
第九句“不管西池露冷”意思是说,不管西池的水多么寒冷。“西池”,泛指池水。“西池”,汉景帝所筑之池名。
【答案】
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晴雾冥冥。银簪悬烛锦官城。困倚墙头半影。雨后遍饶艳冶,燕来同作清明。更
深犹唤玉靴笙。不管西池露冷。
赏析:
首联写景。“绿染晓云冉冉”,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海棠花的色彩。“红酣晴雾冥冥”则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海棠
花的娇艳。“银簪”,“锦官城”都是借代手法。
颔联写情。“困倚墙头半影”是写人物动作,“雨后”“燕来”“更深”三个状语层层递进,写出了人物的寂寞。
颈联写景。前一句是写景,后一句是抒情。“雨后”是写春雨之后的美景,“燕来”则是写春燕的到来,“同作清明”是写
人们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更深夜静”是写景,“玉靴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写出了人们的欢声笑语。
尾联抒情。“不管西池露冷”,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