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盖不住旋,日车不停驰。
西风下木叶,那复有静时。
造物尚尔劳,人生能无为。
我于大化中,纵浪何所羁。
倦则熟午睡,饥则爱晨炊。
既无大患及,亦无好爵縻。
但得长如此,乐焉复何疑。

【注释】

九日闲居读陶诗有怀:九日,指重阳节。陶诗,《饮酒》二十首之一,是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古诗。我于大化中,纵浪何所羁:在宇宙的大化之中,任凭自己的性情自由地发展,又有什么羁绊呢?长如此:长久如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独处时的感怀之作。诗人以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为题,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之不平。诗中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的旷达胸怀,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绪。

开头二句“天盖不住旋,日车不停驰”,写秋日的天气变化无常。太阳从东方升起,冉冉西坠,天空的云彩变幻不定,时而浓云密布,时而阳光明媚,时有时无。这两句既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气候特征,又写出了太阳运行的规律性。

三、四句“西风下木叶,那复有静时”,描写秋风萧瑟的景象,点出诗人此时的心情。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风落叶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相对照。

五、六句“造物尚尔劳,人生能无为?”感叹造化之大,人力之微。诗人认为,大自然的变化无穷无尽,就像造物者那样忙碌;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所以应该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我于大化中,纵浪何所羁!”在这里,“大化”指的是宇宙的自然法则和社会的规范制度。诗人想要在大化的自然法则和规范制度的约束下,自由自在地生活。

诗人并没有完全摆脱现实的困扰,他仍然感到疲倦和饥饿:“倦则熟午睡,饥则爱晨炊。”为了打发时间,他选择睡觉和吃饭来消磨时间。

最后两句“既无大患及,亦无好爵縻”,表明诗人已经看破了名利得失,不再追求那些身外之物。他认为,只要能够过得快乐、满足,就没有什么可忧虑和烦恼的了。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抱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官场的腐败和名利的诱惑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