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随月过中庭。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恨酥雨、不扫行云。妆褪臂闲,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沈。

洞箫清吹最关情。腔拍懒温寻。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

《一丛花·梨花随月过中庭》是宋代诗人晏几道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

  • 「梨花随月过中庭。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恨酥雨、不扫行云。」:这几句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梨花与月光一同洒落在庭院之中。月光下,梨花显得格外清冷,就像银色的银子一样。作者在闺房中,看到梨花与月亮相伴,心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却因为雨水未能及时清除,使得行云也显得有些散乱。

  • 「妆褪臂闲,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沈。」:描述了自己因思念而憔悴,妆容已经褪去,手臂变得空闲,头发也懒得整理。这些细节都透露出内心的疲惫和无助。

  • 「洞箫清吹最关情。腔拍懒温寻。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这几句表达了对知音人的深深怀念。即使对方离开了,也无法再找到像他那样理解自己的人了。每次想要拿起乐器演奏时,都觉得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和活力。

  • 「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寂寞的情境。天空广阔而空旷,只有大雁稀少地飞翔;帘子空荡荡地垂下,没有鸟儿的鸣叫。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春天的到来,才显得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梨花与月光、月色与梨花的交融,以及人物的心情变化,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