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注释: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译文:

春天的阳光温暖大地,人们再次见到春天的景象就像时间在飞快流逝一样。皇帝的京城的人们共同赞美春天的美丽,美好的前些时候的春天。默默地沉思、沉默着、不说话,这心意又有谁能理解呢?为什么不笑着说出来呢,说出春天的全部美丽和美好之处。

相信漏泄的春光,会在百花头上传递消息。无数的园林将会按照顺序开放,依次排列着红色的花和白色的花。香气四溢的金鼎散发着芳香,晶莹剔透的玉堂闪耀着光辉,趁着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吧。春天的东君(春神)回到天上,绿色的树荫依然留在人间的街道上。

赏析:

《念奴娇·咏梅》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全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情绪。

首句“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阳光明媚,暖阳照耀大地。同时,这句也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短暂。

第二句“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描述了皇帝的京城的人们共同赞美春天的美丽,美好的前些时候的春天。这里的“好个前时春色”是对前些时候的春天的美好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好”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第三句“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描述了诗人默默地沉思,没有说话,只有眉头紧锁。这里的“默”字,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沉默无言,但内心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这里的“含颦不语”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

第四句“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表示为什么不用微笑来传达我全部的意思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微笑的理解,他认为微笑是一种更直接、更真诚的交流方式。在这里,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微笑的含义。

接下来五句“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描绘了春风的漏泄和花朵的绽放。这里,春风作为自然界的力量,将春天的信息传递给了花朵。而花朵的绽放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第六句“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描述了园林中的花卉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依次排列着红色的花和白色的花。这句话描绘了春天中美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第七句“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描绘了金鼎和玉堂散发出的芳香和光彩,这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这里的金色和白色代表着富贵和高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两句“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描绘了春天过后,绿荫仍旧留在人们的生活中。这里的“绿阴”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它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过后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词以咏梅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