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弹旧怨,还敲绣屏面,清歌目送西风雁。雁行吹字断,雁行吹字断。
夜深拜月,琐窗西畔。但桂影、空阶满。翠帏自掩无人见。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
《东坡引·闺怨》是一首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通过描写闺中人的幽怨生活,深刻揭示了被遗弃后的悲苦与善良。
诗词原文如下:
玉纤弹旧怨,还敲绣屏面,清歌目送西风雁。
雁行吹字断,雁行吹字断。
夜深拜月,琐窗西畔。但桂影、空阶满。
翠帏自掩无人见。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
逐句释义与赏析
- 玉纤弹旧怨:描述女子用纤细的手指弹奏着古筝,弹奏的是旧日的怨恨之音。
- 还敲绣屏面:在敲击着装饰华丽的屏风,表达内心的愁绪和不安。
- 清歌目送西风雁:唱着凄清的歌,看着天空中西去的孤雁。这可能象征着离别或思念的情感。
- 雁行吹字断:雁群飞翔时,声音如同“吹”字一般断断续续。
- 夜深拜月:在夜晚时分向月亮致敬,表现出对月亮的敬仰以及内心的愿望。
- 琐窗西畔:在西边的小窗户前,这里可能意味着孤独和寂静。
- 但桂影、空阶满:只有桂花的影子,和空荡荡的台阶上洒满了月光。
- 翠帏自掩无人见:绿色的帷幕自己关闭起来,没有人能够看见里面的她。
- 罗衣宽一半:罗衣宽松了,一半露出,暗示着心情的宽慰或是无奈的释放。
关键词解析
“玉纤弹旧怨”:使用“玉纤”一词,描绘了手指细腻的动作,而“弹”则传达了情感的释放方式。“旧怨”指过去的怨恨或不为人知的心事,反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纠葛。
“还敲绣屏面”:形容敲击动作,“绣屏”则增添了一丝华丽和古典的气息。这里的“还”字表现了一种重复或持续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力度。
“清歌目送西风雁”:清歌表达了歌声清澈悠扬的特点,而“目送西风雁”则展现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
“雁行吹字断”:比喻性的语句,将大雁飞行时的队形比作文字的书写,“吹字断”意味着这些队形和声音仿佛被风吹散了,无法连贯。
“夜深拜月”:夜深时分对着月亮进行某种仪式或祈祷,反映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琐窗西畔”:细节描写,通过“锁”和“西畔”这两个词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寂寞的氛围。
“但桂影、空阶满”:强调了桂树的影子和空旷的台阶,营造了一种秋意浓重的景致,同时也隐喻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翠帏自掩无人见”:用翠色帷幔来遮挡视线,表明主人公选择独自面对困境,不愿他人窥视自己的脆弱和悲伤。
“罗衣宽一半”:罗衣的宽松暗示了解脱或是接受现实的状态,而“宽一半”则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既包含了释然也有些许的不甘。
辛弃疾的《东坡引·闺怨》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它还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这首词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心理刻画,展示了宋代社会背景下个体的抗争与妥协,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爱情观念的批判和重新诠释。通过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性别问题及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欣赏。